■ 李 锦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对下一步宏观政策的侧重点和着力点进行部署。这些,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房地产,是会议消息最长的一段,值得关注。
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描述,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忽高忽低,是一件难免的状态。上半年5.5%的增长尽管比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5%的增长目标要高,但二季度6.3%的经济增速远低于外界预期,受疫情的“伤痕效应”等的影响,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全面放缓:一系列数字,都对企业有直接影响。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数据:投资下滑至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6月份下滑至3.1%,房地产的数据全面下滑,开发投资的增速下滑至-7.9%,新房开工面积下滑幅度超过24%;出口在经历一季度的高增长后,二季度迅速回落,五月份六月份出口转入下滑通道;反映企业预期的民间投资下滑至-0.2%,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远比外界预计的要更为复杂曲折,特别是今年的国际环境之复杂多变并没有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缓解,这对中国企业的复苏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要完成今年预定的目标,必须出台一批强有力的逆周期和反周期的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对冲经济下滑的态势。
十五方面的政策信号,值得企业关注。
第一, 定调下半年的消费政策,刺激国内需求。会议提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这些行业,会得到政策支持。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4亿,这让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之一。家居消费的刺激一定会传导到房地产市场。这里尽管没有提到住房消费。
第二, 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这是对所有企业讲的。
第三, 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第四, 要活跃资本市场,下半年资本市场有望迎来好的机会。
第五, 特别提出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今年民间投资仍然处在下滑的通道,-0.2%的增速是历史新低,民间投资不稳,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要稳住比较难。国家发展改革委刚刚发布促进民间投资十七条措施,值得好好看看。
第六,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国务院国资委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上披露,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资委正在深入推进专项行动落地实施。预计,下一步会进一步加大力度。
第七, 人工智能继续会是风口。特别提了一是要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二是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在蚂蚁金服等的处罚措施出台后,对平台的整顿应该是阶段性结束了。
第八, 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第九,强调要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标题下讲的。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唯一专门讲国企的地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拥有的独特的、长期性的、强有力的资源和能力,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优势,并以此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好的市场地位。当前,国有企业增长模式正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但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创新领域的突破性提升,能够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前瞻性引导,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第十,出台政策解决对民营企业“三乱一拖”的问题。7月19日,中央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这次会议再次重申,并且针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专门提出要出台政策解决。
第十一,提出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
第十二,对房地产的定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买卖双方地位对调,这是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定性。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房地产,是此次会议消息中最长的一段。下半年房地产的政策会发生变化。预计后续将推出宽松政策,以优化房地产市场。针对不同城市,政策尺度将有差异,三线二线以下城市将更加宽松。
第十三,特别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下半年会着力解决地方债的风险,会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出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
第十四,民营企业就业率高的会得到支持。下半年针对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会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出台。
第十五,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这是能源电力企业的事情,重点是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