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高端医疗器械作为“皇冠上的珍珠”之一,被视为发达国家的专属“特产”,并凭借技术壁垒享受高额溢价。而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则一度呈现“2个90%”的特征:高端医疗器械90%依靠进口,国产医疗器械中约90%是中低端产品。但当下,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正蓬勃兴起,逐步攻占技术高地,形成了一张“新名片”——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
在深广两地,庞大的医疗器械产业版图尽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与方向:深圳不仅是改革开放前沿,还有着“医疗器械之都”的美誉,迈瑞医疗、理邦仪器、先健科技、新产业等一大批知名医疗器械企业生长于此;而有着中国南大门之称的广州也不遑多让,达安基因、迈普医学、万孚生物等企业同样底蕴深厚。作为深圳、广州着力打造的高端产业之一,高端医疗器械更是少有的横跨先进制造、科技、医疗领域的产业集群,对于坚持制造业为本的深广两地而言意义非凡。
大量实验人员正忙碌地做着各种实验,调试各类设备:ECMO氧合膜、心脑血管植介入器械原材料、超细晶β钛合金等一大批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技术正在被突破……这是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看到的场景。这里是深圳市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设立的唯一创新中心。一名正在做组织病理成像产品的实验人员告诉记者:“这一项目正在做产品开发,完全是创新型的医疗器械,借助这一产品病理科医生能够看到更多数据,大幅减少漏诊率、误诊率。”
“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深圳、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有我国发展历史最长、底蕴最强的医疗器械集群。尤其是近些年的医疗器械开始出现传统产品的国产替代,不断有完全自主创新产品的临床应用;同时整个产业链发展迅速且丰富,既有迈瑞、安科、先健这样的国内龙头企业,也有大量的初创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完成突破。”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赫家烨说。
作为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核心的深圳,不仅是中国电子产业的创新高地,还是中国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的起源之地。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应运而生,先后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磁共振设备、中国第一台彩超、中国第一台超导MRI(磁共振成像)、中国第一台移动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深圳、广州的医疗器械集群效应明显,知名展会也纷纷落户于此。6月8日至10日,一次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的全球高性能医疗器械行业盛会——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在深圳举行。今年8月9日,广州也将举办2023第七届广州国际高端医疗器械展,预计将有超过1200家高端医疗器械品牌参展。
记者看到,在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上,4K除雾内窥镜系统、iFlash3000G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高通量免疫层析自动化检测系统、CIS式数字化单分子检测系统、电动升降移位机、台式西林瓶静脉药物调配机器人、热灌注治疗机、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一项项展品及科研成果无不显示出深圳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硬实力”。上述展品涵盖日常医疗诊治仪器、手术器械、智能检测以及手术机器人等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具备极强的专业性、科研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吴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