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唐山丰南惊现“华北第一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1 1 河北省“千名好支书.jpg

●河北省“千名好支书”之一岭子上村党支部书记张久增

■  许贵元  文/

产业兴、百姓富、环境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岭子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近几年来,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村里投资100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4000平米的“党建主题公园”。

笔者近日深入丰南区农村调研走访时惊喜地看到,该区胥各庄镇岭子上村建设了五座排列整齐、间隔合理、采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塑料大棚。各类大棚,全国农村到处可见,成方连片的大棚生产专业村更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然而,唯独岭子上村的大棚,由于建筑标准高、单个棚室面积大,室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被京津冀前来学习观摩的人士和慕名而来的采摘者赞为“华北第一棚”。

这五座大棚,每个大棚的室内长度在121米至150米左右,宽度为21米、高6米。五座大棚占地总面积35亩,平均每座大棚实际种植面积4亩左右,其中两座大棚种植的是草莓,两座种植的是西红柿,还有一座大棚种植的是青椒。据该村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底该村准备再建五座大棚,其中一座全部“智能化”。目前,在五座大棚的对面,正抓紧平整土地,已栽植从大连引进的当年产果的成品樱桃树64颗,再打造一条长160米、宽6米的“猕猴桃长廊”,统称为“岭上庄园”。这是具有丰富基层工作实践经验的镇党委书记董新勇切合该村实际命名的。

岭子上村是一个平原村,距丰南主城区仅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全村共有208户、759口人,拥有土地面积1492.8亩、耕地面积793.8亩。

陪同调研的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久增,是河北省“千名好支书”之一。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不难看出他的确是一位颇有头脑、年轻有为、精明强干、敢于担当的“实干家”和“创业者”。他今年刚满40岁,担任村支书已有九个年头了。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热心服务群众;35名党员能够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5人的村民代表也是群众拥护、埋头干事的好帮手。该村党建工作搞得扎扎实实、生动活泼,大大彰显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干群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精心治理,硬是把一个原来的“后进村”,治理得像模像样。整个村子风清气正、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乐享幸福生活。张久增充满自信地说:“乡村要振兴,全靠领头人;班子团结紧,谋事没杂音;党员做示范,群众跟着干;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笔者看来,张久增这几句脱口而出的“顺口溜”,可不是简单的“时髦口号”。在他身上展示出新时代中国村官忠于党和人民、致力于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雄远大志向和家国胸怀。座谈中,张久增告诉笔者:“村民选我当书记,就图日子过富裕;幸福不断来敲门,我当书记才胜任;只想自己捞一把,迟早自我会趴下!”当今,农民最反感和失望的是那些“脱离群众作风漂、开着小车到处绕,东奔西跑忙私事,村民有事很难找”的“晃悠干部”“脱岗干部”“喇叭干部”“遥控干部”。而张久增却恰恰相反,他是村民信赖与拥护的好书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去年9月份,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岭子上村把发展设施农业、兴建高标准大棚,作为“特色产业”的突破口和标志性工程,村两委经过短时间谋划,并征得村民的一致赞同,决定在村西边集体和村民个人承包的土地上“划”出一块,陆续兴建了五座如同大型厂房车间规模一样的塑料大棚。由于管理精细、种植的草莓、西红柿、青椒等长势良好,草莓年产量达到1.5万斤至2万斤;西红柿年产量达到3万斤至4万斤。产品销售一般都是通过微信群、快手、抖音直播等渠道。园区配置专用车辆,城区附近实行免费配送。同时,面向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师生夏令营、家庭体验、游人采摘。此外,还将扩大市场覆盖面,把高质量农产品销往东北和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据匡算,五座大棚经营收入超过200万元。

产业兴,不仅促进了农民致富,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动力。村民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人均年收入由原来不足1万元猛增到2022年的2万余元,翻了一番。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逐年稳步增长,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

近年来,由于遭受疫情的严重袭扰,许多外出打工人员纷纷返乡,都想在“家门口”就业张久增主动出面,多方联系,积极对接周边企业,帮助群众注册成立了3家劳动服务公司,为全村43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们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业踏实,节省费用又安全,还可以天天与家人团聚,照料老人和孩子,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产业兴、百姓富、环境美,岭子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近年来,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村里投资100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党建主题公园”。整个公园由“红色记忆”“红色精神”“红色榜样”三个部分组成,设计精美、彩绘墙体、图文并茂、引人注目,非常漂亮,形成了一个开放式、共享式、全天候的党史学习课堂和“红色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的常态化宣传教育,使全村干部群众坚定了“举党旗、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挑重担、争先进、做贡献”的坚强信念。与此同时,还投资建起了占地17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了完备的村级服务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投资200万元对全村主要街道实施“增绿工程”。街道两侧栽植了金叶槐、碧桃、卫矛等树种,绿化美化使村容村貌整体翻新,洋溢着浓浓的绿意,到处荡涌着乡风文明之风。党建领航乡村振兴;法治护航乡村振兴。岭子上村先后被评为“唐山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华北第一棚”所在的岭子上村,有讲不完、道不尽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