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书忠 山东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泉庄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深耕“1+5”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发展模式,与临沂市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携手,共同推动基层党建引领下的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有机统一、齐头并进,带动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沂水县泉庄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总规划面积37.8平方公里,示范片区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总要求,以镇驻地尹家峪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打造南坡村、佃坪村、磨石沟村、泉庄村、江家安村“五个发展点”,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带动、民生保障、创新发展,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特色社区、支撑产业“五个建设”,构建有机产业、创意产业、特色小镇、康养度假、民俗文化“五个体系”,推进“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三区同建”,建成了“齐鲁样板、全国领先、百年传世、共享振兴”的示范区和可带动区域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龙头平台。
统筹规划片区建设。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体目标,立足泉庄镇产业发展实际,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务实高效,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因素,明确“1+5”的建设发展总思路,即以尹家峪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打造南坡村、佃坪村、磨石沟村、泉庄村、江家安村“五个发展点”,以点连线、由线及面,辐射带动片区整体建设,全面推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局面。作为片区核心,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已完成投资10.5亿元,一期工程基本建设完成,有效塑造了乡村振兴先行优势,带动了以尹家峪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完善运行体系机制。一方面,牢牢把握“四个坚持”运行体系。坚持党管一切的工作原则,毫不动摇地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镇上下的共同意志,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坚持“本土绿水青山兴旅游、飞地培育工业壮财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自我发展动力。
抓牢抓实“四个发展要素”。以“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在特色有机农业发展、产业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实践,有效地解决农业产量、质量、效益、生态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以“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为抓手,不断破除产业边界壁垒,构建完善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进“三生统筹、三产融合、三位一体、三区协同”;以“全域旅游、康养宜居”为突破、着力推进康养生态、康养产业与全域旅游建设发展协调统一,叫响山东省首个全域AAAA级旅游景区和山东省首个长寿颐养示范镇;以“共建共享、利益联结”为根本,政府引导,以农民参与和利益保障为根本,积极探索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农民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长效机制。
抓项目促产业。一是明确特色发展方向。围绕富民强村,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提出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有机林果种植、旅游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经济,打好“特色牌”。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泉庄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融合示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尹家峪村成为山东省首个、全国第四个有机产业发展示范村。在该镇石棚村,立足产业、资源基础发包荒山、水库,积极发展以蜜桃、花椒,山楂、柿子和大樱桃等适宜山地生长的林果产业,同时依托北京铂锶民宿项目、石棚爱情小镇等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了农文旅有机融合,为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实现了倍增。
重点扶持产业项目。高效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依托尹家峪田园综合体,该镇泉庄村引进投资 5080万元的齐山有机农业示范园项目,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760万元,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8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12000元。磨石沟村引进投资634万元建设磨石沟移民幼儿园,年可实现收益30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租赁年可增加收入5万元;在南坡村,争取投资700万元建成果品深加工和冷藏车间和7个种植大棚,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佃坪村则依托丰富旅游资源,统筹产业扶贫资金190万元,建设1400m2农家乐1处;投资600余万元,建设“原舍桃颂”精品民宿,创造农文旅深度融合增收点,村集体年增收13万元。
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办专业合作社工作,已完成佃坪村、磨石沟村、泉庄村、石棚村、沙地村、江家安村等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0个,实现全部建制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1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收入倍增比例达78.6%。以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例,一方面,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确定流转出金龙山周边土地1781亩,建设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促使土地连片整合,大力发展有机蜜桃产业,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强化组织管理,推进股权制经营,尹家峪村347户村民入社,村集体占股38%,社员占股62%。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村委会主任担任监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党员和社员代表任理事、监事。
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为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尹家峪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收益“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扶贫”模式,趟出了“五分配两保障一救助”利益联结“521”新模式(即土地流转金分配、土地股权金分配、工资分配、绩效分配、福利分配、养老保障、孝善保障和救助老弱),实现全村贫困户51户、78人脱贫致富,带动130余人增收致富,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目前合作社固定员工160多人,年分红614万元,真正实现了“腰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的乡村振兴富裕目标。
泉庄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不断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着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引进人才、挖掘文化底蕴、保护绿水青山、巩固基层堡垒,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目标,趟出一条具有自身实践特色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