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乡村振兴新实践 古村重生新动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记厦门黄厝村激活村民内生动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三闲”富民强村密码

彭鑫  吴善营 林嘉祥

3月18日上午,开幕嘉宾将种子撒入后,又用春雨壶往土里倒入活水,“春耕黄厝·艺起新生”的字牌缓缓升起——厦门翔安首届厝里艺术生活节正式启动。活动启动现场就位于红砖古厝“黄厝学校”的斑驳招牌旁边,新生力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正在孕育、萌发出全新的发展力量。

活动由厦门市翔安区委宣传部指导,内厝镇党委、内厝镇人民政府、翔安区文旅局、翔安区乡村振兴局联合主办。以产业带动、让艺术生根、吹野趣乡风,用精心组织的不同环节和活动,通过黄厝这扇窗口讲诉厦门市翔安区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更播下乡村振兴的“新希望”,为翔安区高质量发展再添全新动能。

 

引资源入古村

打造发展“强引擎”

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黄火明向记者介绍:黄厝先后与厦门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签订旅游共建战略协议,与翔安区职业技术学校签订艺术共创协议,与厦门农行翔安支行签订助力乡村振兴银村共建协议,与德然天幕营地签订引资共建协议,还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签订福州大学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来自重庆梁平谷峰夫妻投资的无公害草莓、蔬菜园启动。为黄厝提供政策扶持、人才培养、金融服务、产业投资等多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完善黄厝的艺术共创产业链。

 

艺术扎根古村落

焕发更强生命力

厦门市大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砖雕艺术家、黄厝村驻村规划师史文沧向记者介绍:黄厝村内“鸿渐艺术馆”正式揭牌,全国知名雕塑家、画家、教育家马心伯先生带来艺术馆第一场作品展——“时光的河”艺术展。“很多县城连一个美术馆都没有,这里小小乡村就能建艺术馆,让艺术家作品能够与广大爱好者见面”现场多位艺术家感慨,“鸿渐艺术馆”的揭牌,就好比让艺术深深扎根在古村落的土壤里,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此外,“寻觅厝里——鸿渐乡村艺术市集”开放,43个集市摊位三三两两分布在街巷中,展开不同的艺术对话。陶艺、木艺、红砖雕等吐露着当代文艺青年的性情与追求。游人们漫步其间,体验不同的艺术乐趣。艺术融入烟火气息的市集空间,不再遥不可及。

 

村民要做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党委书记叶建庭向记者介绍:内厝镇黄厝村下辖6个自然村、人口约4500人,农田果地近万亩。2018年9月该村重点解决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问题,时任新一届村两委、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及老人会全票通过“繁星1358计划”,并以“村规民约”加以实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挖掘乡村闲宅、闲地、闲人“三闲”资源,通过“1+7+1”理念,吸纳贤人、贤士、贤才资源,全面盘活人、财、物综合资源;着眼乡土文化,围绕乡愁、乡音、乡韵“三乡”文化。持续探索“艺术+农业”双链发展模式,探索闯出了一条通过打造“艺匠小镇”,用文化再造乡村、用艺术赋能乡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黄厝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牢记习总书记讲话;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扩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