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定“标尺”
记者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为确保碳排放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量值统一提供测量基础。开展全球和区域碳浓度监测,解析碳排放的分布和趋势,对于制定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现实意义。该项目将致力于产出一系列支撑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算法模型、标准物质、设备装置、数据产品、系统软件、标准规范、专利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项目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多家参研单位共同承担。 (吴月辉)
中外记者走进天津港
中国记协20日开展“走读中国——走进天津港智慧码头”活动,组织中外记者走进天津港,参观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了解天津港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和高度融合上各项进展。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一个个满载货物的集装箱,由远程控制自动化岸桥从货轮上抓起……记者们登上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七彩廊道远眺,12台远控岸桥、42台自动化场桥、近百台无人集卡在有序运行。据了解,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是天津港全新建设的智能化码头,自2021年10月正式启动运营,已常态化、规模化商用稳定运行一年,通过5G、L4级自动驾驶技术等,助力码头更加安全、高效。自2020年起,中国记协组织开展“走读中国”系列采风体验活动,邀请外国媒体驻华记者深入中国基层一线感受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叶昊鸣)
16部门支持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联合中央编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16部门印发《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5类15方面政策举措。一是完善功能布局,包括研究推动新设和扩区调区、加强与口岸及相关开放平台联动等。二是拓展国际合作,包括畅通跨境物流和资金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支持地方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等。三是支持产业创新发展,包括做强做优边境贸易、延伸完善沿边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前瞻布局中高端产业和新兴业态等。四是优化要素供给,包括统筹各类财政资源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用地和用能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是完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优化管理体制等。(罗珊珊)
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聚焦四大主题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将于2023年4月24—27日在中国杭州举办。本届论坛主口号为“拥抱数据 共赢未来”,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与数据的关系,以及数据资源的巨大价值。据介绍,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将主要聚焦以下四大主题领域:加强创新与合作,生产更加优质、包容的数据;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据作用,实现更好决策;提升数据公信力,强化数据道德准则;把握新趋势,寻求新合作,构建良好数据生态。对应不同主题领域,还有5条配套口号,分别为:“挖掘数据价值 汇聚创新力量”“全球数字化 数字全球化”“数据支撑决策 蓝图描绘未来”“数据,我们共同的语言”“优化数据生态共谋可持续发展”。(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