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矿井智能化建设,“智能协同”是陕煤红柳林矿业实现从智能采煤到智能矿井跃进的关键词。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表示,在持续开展智能化矿井建设的过程中,公司紧盯行业发展新变化,适时提出了“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创建目标,探索形成了从系统智能化到智能系统化,再到智慧矿区建设的新模式。
“5G、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为矿井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协同’带来了更多可能。”张宏说,“以此为支撑,在智能化方案设计上,我们着力构建了覆盖智能辅运、智能综采、智能主煤流、智能选洗等多个智能协同串联场景。”
智能快速掘进系统,实现了掘进设备的掘、支、锚、运等工序的协同控制,形成了高效采煤、快速掘进的生产布局;110kV变电所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皮带输送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机器人群上线应用,开启智巡新模式;综合管控平台借助物联网技术,形成系统对重点设备及敏感区域的实时提示,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可控性。
随着矿井智能化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割煤、推溜、拉架、装煤、运输,这些在过去主要依赖人力,高危险性的采煤工序,迎来了新的变革。远程集控、一键启停、无人开采,快速装运,职工得以从高风险的环境和高强度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全方位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2022年,红柳林矿业与华为煤矿军团跨行业、跨领域构建了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5G、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融合,打通了各系统之间的即时数据处理和融合应用的创新通道,远程对矿井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监测、智慧调度,使矿井生产运营更加安全高效。
“我们在数字世界里复刻了一座‘数字矿井’,搭建起了连接矿井工业设备和网络云端的桥梁与纽带,实现了矿井生产运行的数字化管理和智慧化决策。”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波峰表示,数智化转型升级有效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全员年均工效远超行业水平,矿井优质产能得到持续释放,为矿井稳产高产、高效保供提供了“数智驱动”。
从做大采高智能化开采的先行者,到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的领跑者,该公司积极遵循陕煤集团“系统智能化、智能化系统”建设思路,以“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创建为目标,全方位推动矿井数智化转型升级,实现了从采煤环节智能化到全过程智能系统化的拓展,打造了智能安全高效的现代煤炭企业,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智能化矿井建设样板。 (李波 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