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钱营孜矿 “110工法”为智能化矿井赋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启红

    110工法使工作面由掘一条巷道变为不掘巷道,彻底实现采煤与掘进的统一。“110工法”的解释为3个月不到培养出一支“110工法”专业化队伍,工作面采多长,单元式支护及喷浆工艺便能跟进多长……如今,“1个工作面、1条巷道、0个煤柱”拉得住、切得开、下得来、护得好、封得严的特点,在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矿W3233工作面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留巷成功,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从“受命”到“战斗”

全力推进“110工法”

    在集团公司九届三次职代会报告中,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林要求钱营孜煤矿要高效推进W3233工作面“110工法”,实现工作面连续生产,确保留巷成功。安排必有回复,行动必有结果。“‘110工法’项目是第一次干,干就要干好!一定要减少巷道掘进,实现煤柱回收,促进矿井创收创效。”钱营孜矿矿长王涛的话掷地有声。

    成立“110工法”攻坚小组。该矿从建章立制入手,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攻坚小组,攻坚小组根据实际生产和地质变化,深入工作面,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一面一策”的具体方案,随时核定恒阻锚索孔打设深度、锚固剂锚固强度等技术参数,动员一切力量,以“硬作风”打好“110工法”推进“硬仗”。

    组建“党员突击队”。“我是共产党员,有困难我先上!”在W3233工作面,无论是爆破切顶泄压、架棚喷浆,还是安设单元式支架、装槽钢,都穿梭着党员忙碌的身影。该矿用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来检验“110工法”成效,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把矿跟班人员纳入到“党员突击队”之中,积极带领职工投身到新工法实施全过程,熟练掌握了恒阻锚索孔打设技巧,攻克了生产难题。党员朱红军、李毛毛、刘亮亮等支部党员连月来主动加班3个以上,凸显共产党员在“110工法”上的担当。

从“磨合”到“驾驭”

联合攻关“110工法”

    先进的工艺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110工法”亦如此。

    不畏难,就不难。实施“110工法”作业时,需要超前200米对工作面加固,切顶放炮工作面50米,需要打一排走向12.3米深的锚杆,架棚、喷浆、打运安装单元式支架,每班改单轨吊轨道……让采煤队伍来操作掘进等工艺,无疑带来诸多挑战。

    “以前,切顶放炮泄压时,顶板切缝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班只打一个眼,一个眼装药放炮需要一个半小时,对‘110工法’既生疏又尴尬。”该矿采煤一区技术员刘石介绍说。为熟悉掌握“110”工法,该矿组织人员学习掘进施工工艺和钻机使用方法。矿跟班人员和区队技术人员积极落实一线工作法,把课堂搬到井下,手把手现场指导,针对出现的难题集思广益、分析探讨、共商对策。严格按照技术措施施工超前恒阻锚索、超前支护、爆破切顶、架设挡矸单体棚、喷浆堵漏等各环节,高标准推进“110工法”施工。对装药结构及炸药数量,经过现场窥视岩性分析,根据不同装药量,装药结构,分别进行试验,确定爆破最佳爆破参数。

    “通过业务学习、技术帮扶,现在一个班同时上两部钻机,能够打眼30多个。如今,架棚、护帮、喷浆我们样样都会,既是采煤能手,又是掘进大拿,我们完全掌握了‘110工法’。”刘石饶有兴致地说。

从“实施”到“收获”

“110工法”开花结果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110工法”沿空留巷将传统的一面两巷一煤柱回采模式改为一面一巷无煤柱回采新模式,实现了一条巷道二次使用,减少一条巷道的掘进和煤柱的资源浪费,缓解生产接替任务紧张降低万吨巷道掘进率,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了开采成本,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据该矿技术人员介绍,W3233按计划煤柱留设,工作面回采帮顶板按预裂的切缝孔已及时垮落,实现了切得开、下得来。沿空留巷资源回收可多采5米煤柱,煤柱创造效益5000万,为下一步无煤柱开采技术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110工法”在钱营孜矿成功实施是该矿致力于打造标杆矿井、智能化矿井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