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雨婷
当我们的产品越来越优秀的时候,就是走出国门的时候,现在的国产车完全具备这个实力。
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欧美传统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的身影越来越多,海外市场也逐渐成为有实力的品牌竞争的新焦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按照整车企业出口统计口径,2021年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
虽然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整个产业都备受疫情袭扰,以及芯片短缺的挑战,但中国汽车却逆势扬帆,凭借新能源向好带来的拉动作用,突破了多年来汽车年度出口100万辆左右的瓶颈期,年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
多家中国车企出口表现优异,上汽集团成为2021年出口量排名国内车企第一,其海外市场销售69.7万辆,同比增长78.9%。
MG和MAXUS是构成上汽海外业务的两个主要品牌,MG全球去年达到47万辆,目前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MAXUS覆盖了电动轻型商用车领域,海外销量达到5.2万辆。
此外,奇瑞全年汽车出口量达到26.9万辆;东风汽车出口量为14.4万辆,同比大增141%;长城汽车出口量为14.3万辆,同比增长103.7%;吉利汽车出口11.5万辆,同比增长58%,旗下领克品牌在欧洲受到欢迎;长安汽车海外年度累计销量超过11万辆。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品牌还发力新能源赛道,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表现喜人。
不仅传统车企在加速抢占海外市场,新势力们也在趁热打铁,蔚来、小鹏、爱驰等新势力造车也将中国电动车带到了挪威等欧洲市场。
2021年5月,蔚来就宣布了“挪威战略”,计划两年内在欧洲交付7000辆ES6和ES8;9月,挪威蔚来中心开始运营。
2022年初,蔚来CEO在与挪威用户的交流会议中透露ET7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抵达挪威,ET5则将于2023年春季抵达挪威和其他几个全球市场。
根据蔚来规划,长期来看,海外市场的销量要占到总销量的50%,2022年蔚来将进入德国、荷兰等5个欧洲国家。
今年2月11日,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将正式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业务拓展到瑞典和荷兰,将在两国建设品牌体验店,并于2022年第一季度内正式开业。
这是小鹏汽车首次向挪威客户交付小鹏电动SUV车型G3的14个月后,进一步进军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也是我国自主新势力品牌再次走出国门的见证。
2月18日,极氪紧随其后宣布在2023年将ZEEKR001出口到欧洲。东风岚图FREE也表示将于6月在挪威首发,预计第四季度交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全球电动车市场快速扩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机遇。
为实现减碳目标,欧洲多国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中国产品也得到了欧洲消费者的认可,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据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电动化率”加速飞快,尤其是挪威电动车市占率已经超过90%,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赛道上,中国车企也有望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更重要的是,中国车企的车型越来越成熟,国际化的适配性也越来越高,中国产品的规模、渠道也在逐渐完善。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技术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无论从产品外观、内饰、续航里程、环境适应性到整车性能、质量、能耗、智能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全面进步,具备较好的竞争力,用实力赢得了海外客户的青睐。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