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生产任务多,李主任连续两周都没离开车间了。”日前,笔者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见到芦岭厂选煤车间主任李军文时,身边的职工这样说。的确,笔者也在李军文的办公室发现一箱还未吃完的泡面。
李军文,今年38岁,2008年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后,先后担任选煤车间技术员、技术组长、车间副主任兼副书记、车间主任。无论是在技术岗位还是走上管理岗位,他都始终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以车间为家夙夜在公,为企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他的带领下,芦岭厂实现了精煤外运稳定率连续6个月100%,刷新了历史最好纪录。
抓实精细管理,打造“示范车间”
作为选煤生产车间主任,处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前线,李军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结合工作实际,他制定完善了车间《巡岗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奖罚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对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修订,为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他创新推行管技人员分片包区、班组包机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加大管技人员现场动态检查力度,每天将检查结果纳入安全生产体系“4+1”考核到班组、班组“3+1”考核到岗位个人,实现良好的安全效果。
面对厂房多年欠投入、基础差的现状,他不等不靠,发动车间总动员,对锈蚀严重的沉降、离心机、桶等设备及管道进行除锈刷漆防腐,墙壁、柱子进行清理墙皮粉刷亮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得到美化亮化,焕然一新,车间获评厂“示范车间”。
开展技术革新,解决生产“瓶颈”
工作中,李军文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工艺,强化内部管控,细化生产管理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切实解决制约生产的实际问题,提高效率和效益。
他主持实施的浮选精煤脱水优化改造,将第三室灰分偏高的浮选精煤改进二次浮选再洗,降低沉降精煤灰分,缩小了与精压精煤的灰分差值,提高了外运精煤采样代表性,为稳定精煤产品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实施的沉降离心机入料直接进入精煤压滤机改造,综合精煤水分下降了0.20%以上,同时减少开一台沉降离心机,每年可节省电费15万余元。实施的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优化改造,通过多次改造试验,增加润湿冲水,提高了润湿效果。
受原煤中杂物的影响,以前每天停车后,职工需要爬两米多高的精煤料箱清理杂物,劳动量大且存在摔伤安全风险。为降低职工岗位劳动量,消除清理料箱的安全风险,李军文自主设计制作了精煤料箱除杂“机械手”。现在,职工只需站在料箱外就可以清理杂物,效果很好。该项目获2021年淮北矿业集团十一届”五小“实用技术成果奖。
与此同时,李军文参与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选煤智能管控系统构建及应用》项目,大大减少了选煤生产过程数据录入统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数据分析,有效指导选煤生产。该项目获安徽省2020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时获2021年淮北矿业集团第十五次科技大会二等奖。
夙夜在公保生产,心在现场显担当
李军文所在的芦岭厂离家50多公里,他主动放弃节假日,偶尔周末回家陪陪家人,他把所有的时间和心思全部花在了工作上。李军文日常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办公室,解决现场生产问题、定方案、沟通协调现场质量标准化创建等,随时通过车间的微信工作群、质量管理群时时刻刻关注生产指标,监督质量过程管控制度落实情况,即使人不在生产现场,也总不忘“遥控”指挥现场生产。
长年累月的坚守操劳,李军文积劳成疾。一次,他因工作连续加班熬夜住进了医院,中药、西药吃了两三个月才逐渐得到好转。他的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劝他注意休息时,他却笑笑说:“我现在还很年轻,企业培养了我,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我对企业最好的回报。” (刘军 石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