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书忠 山东报道
在我国的版图上,地处东部的山东就像一只“雄鹰”,镶嵌在神州大地上,胶东半岛似“雄鹰”饮水般将长长的“脖颈”深入到大海深处。构成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是山东的经济支柱,青、烟、威虽然与大海相邻,但是,由于当地淡水资源所限,加之外调客水能力不足,胶东半岛历来是山东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2015年9月,青岛、烟台、威海连带着同样水资源不足的潍坊市,分别以正式文件上报山东省水利厅,提出了“城乡供水缺口较大,为保证城市供水安全,需要启动应急调水”的请求。时任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现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作出批示:“胶东调水供需矛盾突出,早晚都要解决。立即开工黄水东调应急工程,程序从简从快,以保急用。”
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水利工程,山东省水利厅责成水发集团来承担此项工程的建设任务。号称“治水铁军”的水发集团于2016年6月6日成立了山东水发黄水东调工程有限公司,并在当年成立了黄水东调工程建设指挥部。水发集团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高度重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之多,工程规模之大,在山东水利史上均属空前。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称之为“山东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工程量大工期短上下齐心全力保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黄水东调”必须在两年内完工,让胶东半岛两千多万人民尽早喝上清澈的黄河水。工程量之大、施工时间之短,闻所未闻。“黄水东调”重点水利建设工程如哥德巴赫猜想般摆在水发集团干部职工面前。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黄水东调任务?
山东省水利厅作为工程的领导单位,成立了以刘中会厅长任组长,王祖利副厅长任副组长的黄水东调协调小组,从迁占工作开始,多次到现场实地督导,对难点逐一协调、解决;潍坊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马清民为组长的潍坊市黄水东调协调保障小组,与指挥部及参建单位合力推进项目建设。水发集团成立了黄水东调工程建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肖军任总指挥,指挥部成立后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全力保障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水发环保集团从总部班子成员中抽调了三人长驻工程一线指挥调度;从权属公司分别抽调董事长2人、总经理3人、副总经理2人,以及集团总部、权属公司的精兵强将共计40余人,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夏顶烈日、冬迎风霜,不仅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也为水发集团和环保集团锻造了一支响当当的“铁军”队伍。
施工中,他们采取10天计划、挂图作战、样板示范等方法,紧抓项目关键挖掘潜力,详细记录各标段每日每小时的人员机械投入、工程最新进展及突发性问题,确保目标节点的顺利实施。同时,他们还建立了管理人员换班交接制度,工程攻坚期施工昼夜不停、连轴作业,保证24小时驻扎工地现场第一线,做到施工现场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尤其对于突发问题确保及时处理。每日评比工程完成情况并公开通报,通报中明确指出进度超前和滞后的天数及原因,分享经验,督促后进。针对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开挖、降水、沉井、顶管、穿公路、铁路、河道、高速、管线加固等专项工程,组织召开各项专家论证会和审查会25次,明确质量关键环节控制点,加派精兵强将,配齐技术专家,专题评议工程建设情况。
黄水东调应急工程一期投资33.89亿元,于2019年7月1日贯通。利用新建的曹店引黄泵站和已建的麻湾引黄泵站提取黄河水,分别经已建的曹店引黄闸、麻湾引黄闸和改造的曹店干渠、麻湾总干渠及四干渠输水至广南水库沉沙池,沉沙后提水入增容的广南水库,由新建加压泵站通过管道输水经潍北第二平原水库。供水管道线路全长63.91km,实现设计流量15m3/s,年供水量为3.15亿m3.
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创历史纪录
黄水东调二期工程投资31.14亿元,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由潍北第二平原水库输水至引黄济青宋庄分水闸,经续建加压泵站加压后向东南敷设两条直径分别为2.4米的螺旋钢管,依次穿越白浪河蓄水区、荣乌高速、S222省道、利民河、潍北农场、虞河,在引黄济青干渠左岸与夹沟河交叉布置、交错前行,在引黄济青穿潍河倒虹下游170米穿越潍河,向引黄济青工程靠拢后并行,穿s221省道后,在引黄济青干渠宋庄分水闸上游左岸与宋庄控制工程实现连通,再利用引黄济青工程和胶东调水工程向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供水,管线全长46.6 km。
因黄水东调输水管线流量急、压力大,一旦出现滴水、爆裂现象,会严重影响供水效率和水土保持。为保证输水管道的绝对质量,经工程指挥部与生产厂家协商,在生产车间内安装视频监控,全方位的远程监督输水管道的生产制造过程。该输水管道每节12米,只要一节下线,就请求由当地基层政府、公安、交通、电力等部门组成的大型管道协调运输组,协调运输,将管道安全地运送到施工现场。
两条输水管道埋设在地下6米深处,为加快钢管焊接速度,特别是顶管的焊接,接头防腐方式要将传统的四布(四层防水布)六油(六种防腐黄油)为聚脲防腐,防腐完成2小时后管道可以正常顶进,仅此一项每一节顶进可加快48小时。此项管道铺设工程,如果在陆地还好处理,一旦遇到河流、堤坝,那就要付出10倍的力量。其中白浪河顶管工程是黄水东调二期工程至关重要的节点工程,顶进距离长,全长1305米,顶进钢管口径2.4米,中间不设接收井,一次性顶进完成;工作井和接收井制作复杂,下沉难度大;施工顶进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极高,如此大口径顶管速度在全国属于顶尖水平,受到了业内顶管专家的一致赞赏。
该水利建设工程管线长、涉及面广,涉及到东营、潍坊和青岛市27个乡镇、90多个村庄,油田1处、铁路4条、高速2条、省道9条、县乡道25条、河道8条、林地1处、石油天然气管道9处、考古区6处,工程施工过程中办理了大量的工程建设许可手续;工程签订各类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采购合同等102多套,涉及代建、设计、监理、检测、施工、采购等50多家,施工人员达到了2000多人,从全国各地调集大型吊车及各类机械1500余台,创造了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史上,顶进钢管口径(DN2400)最大、一次性顶进距离最长、技术要求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历史纪录。
“水发铁军”破难题伟大创举惠民生
东沐湖边旭日,西送沉沙晚照。水发集团人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工程建设难题,缓解了胶东半岛三市2000多万人口用水紧张的局面,黄水东调与引黄济青、南水北调东线首次实现三大骨干饮水工程联合运行。这一水发铁军,不但解决了人蓄饮水难题,而且还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截止到2020年8月15日,自东营区曹店黄河水利枢纽系统,提闸调引黄河水入东营区广南水库进行调蓄,共计调引黄河水4.13亿方注入广南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让广南水库(天鹅湖)重现天高水阔、鸟飞鱼跃的自然生态美景。
截止到8月16日,“黄水东调”水利枢纽已向地处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输送黄河水破3亿方,日供水量100多万方,相当于每天向胶东人民输送一座大明湖的含水量。
“工程运行后,对保障胶东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水发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芮芳月告诉记者道。
“工程所经地区地势复杂,地下水位高,特别是管道工程,输水管径之大、作业条件之难、施工技术之复杂,在省内尚属首例,在全国也很罕见。”黄水东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芦永强如是说。
“如果没有黄水东调的水,今年威海的生产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刘建国无限感概地说,“由于缺少有效降雨,今年汛后威海用水严重告急,目前市区用水几乎全部来自于黄水东调。”
水发集团人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投资70多亿元的工程建设,并创造了当年完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的“奇迹”,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水发铁军”。黄水东调重点水利建设工程对保障胶东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值得称颂的利国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