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门外汉”到“技术明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罗丽娟

2.jpg

●朱康华(右)和师傅贺德金在井场配电柜旁调整信息远传信号。

  近日,西北油田采油三厂采油管理二区,新任命的青年工作站站长朱康华,又作为厂里的“种子选手”被推送到胜利油田参加集团公司的技术比武活动。这位25岁的帅小伙,经过刻苦奋战,用了2个多月时间,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被单位授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明星”。这次比武,大家相信他定会不虚此行。

  2018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的朱康华,受军人世家的影响,自愿到环境艰苦的大西北,在西北油田采油三厂采油管理二区“扎下了根”。

  这个管理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库车和沙雅县境内,管理着托甫台区块内500多平方里内的241口油井。27名正式员工带领260多人的代运行队伍。除了现场作业,更要靠先进的自动化网络监控和远传信息,实现对油井和站库的安全运行管理。由于信息化工作的迫切需要,学“石油工程”专业的朱康华,一来就受命于“信息管理”这个重要岗位。

  这是一块“硬骨头”!一切从头开始,没有捷径可走。第一次跟着师傅到中控机房,他懵了:“Html5编程、ODBC转储”、ODBCGATE工具,净是这陌生的专业术语。他只好跟师傅整天到井站现场,多看、多听、多记,几天过去,仍感觉云里雾里。

  远在四川南充市的妈妈看到视频里,朱康华总是灰土土的面容,电话也很少打,就想像着在风沙戈壁上宝贝儿子工作的辛苦,心疼得直流泪。但朱康华记住了父亲的话:“不会就学!你年轻,肯定行!”

  于是,他专门到“慕课网”,从零基础开始一点一点学习互联网技能及仪器仪表自动化知识。这个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领域多。前一个月,他白天跟师傅学习用网页进行Html5编程,晚上就在网上自学,抽时间还要去现场查看。当时采油管理区6个计转站现场Psview系统流程,急需逐一绘制组态,传至PCS系统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任务就摆在眼前。后来,他就跟着师傅贺德金边学边干,白天到井场站库,晚上在中控机房,不仅要了解各种自动化设备功能,还要掌握相关软件、硬件的原理和操作。

  朱康华自己有一套学习方法:先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上,自己琢磨,会了打个“勾”,表示奖励自己;不会的画个“五角星”说明重要,再请教师傅或上网查找答案;懂了就打个“叉”说明困难被消灭了,然后再画一个“笑脸”或者“胜利”的手势。所以朱康华的笔记本,别人看不懂,他却把枯燥的学习当做玩“怪兽大作战”游戏一样,自得其乐,沉浸其中。两个月后,他和师傅及信息班组顺利完成了6个计转站164口井的对接,实现监控系统各油井工况一目了然。

  一次,井站新增了5个硫化氢探头,师傅就放手让他动手来做。他使用力控的“内部控件”将历史数据转存到EXCEL中查看, 再转存到关系数据库中,很快实现远程监控。徒弟长进之快,让比他大5岁的师傅贺德金惊诧不已。

  朱康华完全可以独立顶岗了!仅用了两个月零17天的时间。瘦了8斤肉,却掌握了信息管理方面的技术和各井站的自动化操作,达到了独立解决和处理信息自动化各种常见问题的水平。着实令大家刮目相看,树起了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今年,疫情挡不住他学习钻研的脚步。3月份休假在家的他,通过视频沟通、网上办公,他和师傅针对高风险气井压力监控不到位的情况,将温控加热炉PLC及远传仪表的实时数据,传输至采油管理二区监控,实现加热炉流程监控目视化,岗位人员能即时跟踪监控管线冻堵情况,有效避免井控风险及意外发生。

  截至8月10日,他通过三维力控站库软件,维护站库工控软件11次,维护计量撬常见故障23次,解决站库变频器故障3次,有效减少了运维成本。PCS系统各项应用指标不断提升,单井远传上线率达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