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面对变化, 我们一起乘风破浪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人物名片

  叶翠微,海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曾主政杭州名校杭二中17年,办学成绩斐然,成为浙江基础教育的金名片。2017年被国家教育主流学会及媒体联合推选为当代教育名家。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中学杰出校长、全国十佳校长等。

  ■ 叶翠微/文

3.jpg

  【编者按】每年开学季,叶翠微的开学第一课,都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9月1日,叶翠微首次以杭州市萧山区闻堰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总校长的身份,给同学们带来开学第一课《面对变化,我们一起乘风破浪》。

  以下是叶翠微开学第一课演讲全文。

  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高大上的新校区,开启了新学期的校园生活。有师生提议由我来给大家做开学的第一讲,讲点什么好呢?我想,今年以来黑天鹅事件不时发生,也就出现了一个高频词——变化。如何看待“变化”,寻找我们自己的人生路径?这的的确确是有一番讲究的。由此,今天我要讲的话题就是:面对变化,我们一起乘风破浪。

  ▲一、变化的世界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世界的变化。变化的世界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肯定有很多维度,我想提供三个维度。

  1.知识爆炸

  这是第一个维度。

  上个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写了《第三次浪潮》一书。书中写到:人类的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次浪潮就是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次浪潮也就是信息化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现在我们进入到“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个“知识爆炸”给我们提出了两个万万没想到的事实:

  第一,人类生产的芯片数第一次超过地球上农作物的颗粒数,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第二,每隔7-10年,人类的知识量将剧增一倍,并且这个时间的周期越来越短。以中国图书出版为例,1977年我国有12886种,到2012已有414005种,40倍的增长。

  同学们,你们在生命成长和学习生涯中要面对的是“知识大爆炸”。那什么是知识呢?

  前不久,一位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一对夫妇,丈夫是植物人,卧病在床多年,在妻子的悉心照顾下终于苏醒了。医生指导他进行康复,慢慢地可以出去走走看看。但是他出去三天,又像发疯似的要回到医院。医生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无法适应。医生收留他后,给他做心理疏导,建议他重回母校,回到他熟悉的地方。病人回到母校后,非常高兴,对医生说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课堂还是那个课堂。

  一个人经过30年的时间重返世界,却发现最熟悉的是自己的母校。这说明校园并没有因为知识爆炸、科技革命、后工业化浪潮而发生深刻变革。这恰恰是最值得我们反思的。

  我们既要面对最本质的知识,更要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知识。学理上把知识分为三类:

  第一类,理性知识。也就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的数学学科学习、物理学科学习、化学学科学习、生物学科学习等等,这样的理科思维课程,给了我们逻辑化思考问题的样例。

  第二类,感性知识。我们通过文学、艺术、创意等等课程,让自己有更丰富的情感。

  第三类,活的知识。也就是智慧性的知识,就像我们看到的硬币,往往习惯于硬币有两面,正面和反面。正面是理性知识,反面是感性知识,其实它还有一层侧面,就是活的知识。

  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既要学会高位的理性知识,又要学会丰富的感性知识,还要学会拿捏活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始终追求最本质的知识。这是校园学习的新航标。

  2.科技创新

  这是第二个维度。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埃隆·马斯克。

  这个人在做很多很神奇的事,我们来看看马斯克有关脑机接口的视频。

  同学们,这个人物很神奇,他是南非人,现在移民在美国。他这几年做了很多颠覆性的事情,我们来看看这个人的经历:

  17岁:只身离家前往加拿大寻找新生活;21岁:拿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奖学金,到美国读书;28岁:以3亿美元卖掉了他创办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31岁:以15亿美元卖掉了他第二家互联网公司(PayPal);身价15亿时:投身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和太阳能这三个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高科技行业;现在:尝试让人类能够移民火星的未来10年计划、“胶囊高铁”、脑机接口……

  同学们,脑机结合就代表着人机可以合一,代表着人对信息的储存可以走向无限领域,也代表着人有可能永生。也就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和一个物理学上的人,将会形成一种新的物种。

  马斯克很神奇。他在读初中的时候,居然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把整个学校图书馆的书都通读了。他居然还玩炸药,要尝试一下爆炸的力量。

  这些启示我们,要敢于想象,要敢于冲破思维的定式,更要努力实干,让自己生命的力量最大化。马斯克在创建两家互联网公司以及后面几家高科技企业过程中,经常是通宵达旦连轴干。不仅如此,他始终行走在创新的路上,始终有新的Idea在激活他。让他不断地想象生命是有何等的意义,创造是有何等的魅力。更可贵的是,他始终行走在探索的路上,他未来的梦想就是要把人类移民到火星上,还想让人类永恒等等。这样一些科技的创造,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人的神奇和他无比强大的力量。

  我们有没有?我认为你们也可能这样,因为这个时代在呼唤着这样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迪拜的建筑。

  迪拜是阿联酋的首都。原来是沙漠之地,现在成为了全球最有创意的建设师、生活师、艺术家、科学家聚集之处,建成了一批伟大的建筑。请大家看:

  这是迪拜的新月塔,酷吧!

  这是迪拜的世界之巅,它从云中长出,直向九天。

  这是迪拜的水下酒店。他让旅行者,能够在大海的深处与海洋共眠,安静地FACE TO FACE,这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新的建筑物种。

  再看看高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全球最牛的企业几乎都是资源型的:比如说石油、比如说矿产、再比如说铁路等等。现在全球实力最强大的十家公司,除了沙特阿美是石油,伯克希尔是投资,强生搞日化,其他七家最牛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以高科技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科技的创新为他们赢得了巨大的财富。

  马克思有一个论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更要看到,科学更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科学、没有科技,我们就不可能走到人类发展的制高点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倡导同学们,从这个学期开始,你们要更加深爱数学、更加深爱物理、更加深爱科创活动,要让自己能够真正地遨游在高科技的海洋里。

  3.全球军费

  这是第三个维度。90年代,全球军费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平衡期,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加大了军费的投入,一直到现在只增不减。

  那么目前全球的军费总数到了什么程度?已经超2万万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估值。如果把这个费用花在教育上,全球每个人可以普遍获得10年以上的学习机会。由这个10年以上的学习机会,人类的幸福会增长10倍,所以我想请同学们看到,这个变化世界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剧增,所以要学知识,学活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我们怎样走在科技的制高点上。我们还应看到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军费开支?这在悄悄地告诉你,我们也随时在危险之中。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种危机意识,为我国者、为我民者,要成为我们学习的一个基本的选项。这就是我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变化的世界。

  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有一句话至理名言,“别妄想世界永恒,变化的世界就是世界之变”。

  伟人毛泽东主席讲:“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变化就要学习。”

  面对这样的一个变化的世界,我们的唯一的选项是什么?是学习,这是今天同学们新学期的意义,更是我们一生永远不离线学习的价值。

  ▲二、变化的中国

  我讨论第二个话题,就是变化的中国给我们的启示。同学们的感受肯定比我强,这里有几个基本事实,我们一起做讨论。

  事实一:中国发电量剧增

  第一个,讲一讲中国的发电历史。为什么要讲一讲发电呢?因为电是工业之源,没有电力我们就动不了。1916年,100多年以前,中国的发电量是1亿千瓦时。1989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首超加拿大和两德,达5838亿千瓦时。1995年,我们开始超过俄罗斯、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11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我们首超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是47012亿千瓦时。这就代表着我们这个国家有种强大的动力保障,这是了不起的一个事情,这是全球发展中国家中的唯一。

  事实二: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

  第二个,看看中国的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是工业之母,也是国力之母,离开了制造就没有工业。那么我们现在制造是个什么概念呢?请大家看我这张图片。2015年我们开始首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大国。现在我们制造业的总量是美国1.7倍。中国制造业对全球的贡献值从2000年的3.7%上升到2018年的29%,也就是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现阶段全球整个产品制造中,有三分之一是我们中国人贡献的。

  事实三:中国一流企业剧增

  第三个,中国一流企业在什么位置。我们习惯于用全球500强作为一个量表,因为这个量表它具有比较意义。1998年,中国企业只有1家,还是国字号。到了2010年,有54家。2019年,有129家,这个129代表的意义是什么?中国首超美国,成为全球500强公司数量第一。这就说明我们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公司,这恰恰是中国国力的深刻展示。

  由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同学们,你们是非常幸运!幸从何来?就是你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这个国家是积弱积贫,被人藐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成为全球第一。当然,我们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总量第一,我们更渴望的是我们的科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艺术、我们的文学、我们的文化等等都能够同步增长,而这就是我们讲的民族的复兴。

  关于“民族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非常非常精彩的论断,他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情,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我期待同学们能够有这样的种子植入在自己心田,让它在自己的心海里发芽。

  中华民族的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建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事业,我辈中国人,应该为这样的一个目标而前赴后继,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点。

  ▲三、变化的教育

  分享的第三个话题是变化的教育。请同学们看一看,有这样一所学校,这也就是埃隆·马斯克所创立的Ad Astra school。这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意义呢?2015年马斯克接受杨澜的一个特别采访,破例地谈到了这所学校。

  这所学校非常神奇,他在玩什么?

  第一,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不主张死读书,他主张学生直接面对问题,怎么把问题解决,这是这个学校存在的一个基本的逻辑。

  第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成就学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是一个未来学校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同学们,我们在一个现实的学校里,当然有很多的羁绊,但是我们在读着读着、走着走着、学着学着的时候,能否有意识地去关注怎样去解决问题,怎样让自己有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怎样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我们再来看看有这样一种可能,风靡欧美的未来课堂,他是怎么玩的呢?(播放视频)

  这样的课堂里把我们的大数据技术、AI技术、虚拟技术,经过系统重整以后,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认知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基因,特别是我们可以与以前遥不相及的一些艺术巨作实现学习的无缝对接。

  基于此,我想我们的老师会朝未来课堂这条路上努力。

  再来关注一下新冠之下我们怎样开启教育的新样态。我提出的一个观点,它的基本的逻辑就是这次疫情给我们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空前的在家在线学习的机会,同学们也不仅仅是在线学习,也有线下学习,形成了一种泛在的学习样态。在这样一种泛在的学习样态中,有一部分同学已经不满足于我们传统的课堂知识学习,也不满足于传统的校园学习样态,他们开始更加自主的通过线上学习去主动建构和寻找自己新的学习领域,并且在这个新的学习领域里面他们更自由、很充实,就像一个水手在大海里面自由自在地遨游。他们不满足于校园里面一种泳池之泳,他们要享受自由式的、无拘无束的大海之泳。这样的学习样态,在我看来就有可能产生我们未来最杰出的一批人才。他们可能是对我们这个城市最有情感的领导者,也可能是我们一直以来期盼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我觉得在这个同学群体里面,有可能诞生这样的群体。

  我们还有可能会培养出一批真正既对学习感兴趣,对知识感兴趣,又能形成原创或元认知的新人。我们期待中国不仅仅是中国制造,更应是中国创造。

  这些话题恰恰在告诉我们,学校的样态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同学的学习应该是精彩纷呈的,杰出人才的横空出世是可期待的。

  同学们,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国、变化的教育让我内心存有这样一份期待,我期待我们的教育是从人出发,追求的是人的完整与完整的人,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乎的是人的幸福和幸福的人,也就是幸福始终是教育的出发点;强调的是人的未来与未来的人,也就是成就每个同学的未来才是教育的终点。

  由此,我提出了我们闻堰初中育人的核心理念,那就是“人皆有才”——有教无类,“人人成才”——因材施教,“让每个生命出彩”——各展其长,这是教育被赋予的基本逻辑。

  在这个逻辑里面,我们追求的是起点公平——人皆有才,过程公平——人人成才,结果公平——让每个生命出彩。我希望你们能够成为一个大气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能够成为一个走向未来的人。

  由这个期盼,我觉得新学期同学们应该保持一种文化的自觉和努力。那就是:

  从今天起,要重视用眼卫生,努力拥有飞行员的视力。

  从今天起,要保持一颗勇敢的心,来寻找机会来挑战自己。

  从今天起,要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与小伙伴们一起尝试共同实现一个目标。

  从今天起,要尝试培养艺术爱好,做一个有审美的、有兴趣的人。

  从今天起,学会走进社区,帮助弱势群体,在平时和细节中展现你的善良和正直。

  从今天起,敢于畅想,不妨发呆,在大雨之后看看七彩的阳光。

  从今天起,不痴迷手机,把自己的童趣天真绽放在真实的世界里。

  从今天起学会主动与爸爸妈妈交流,把周末家庭聚餐变成幽默、风趣、快乐的精神大餐。

  从今天起,养成提前预习、独立作业、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在好习惯当中获得好成绩。

  从今天起,我还期待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不妨学会感恩、不妨学会包容、不妨学会优雅、不妨学会从容、不妨学会阳光、不妨学会微笑、不妨学会积极、不妨学会关心、不妨学会坚持、不妨学会努力、不妨学会勇气、不妨学会自信。

  由此,开启我们闻堰初中新一代学子的新样态,这就是我的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