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琳 王军卡 王玉才
●测量在高原之上。
站在黄土塬上眺望远方,峁梁交错、沟壑纵横。微风掠过,黄土漫天。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蒙泰不连沟煤矿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的队员们,正艰难地进行着勘探施工。
承担项目施工的是中石化地球物理华北分公司工程物探中心以及其他单位参战员工。
“蚂蚁啃骨头” 艰难推进项目
项目工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蒙泰不连沟煤矿矿权区,区内为黄土塬和山川丘陵地形。一眼望去,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沟壑遍布工区,数不胜数,也许这就是“不连沟”地名的由来。
项目于4月份启动以来,因疫情防控,政府各部门、政务大厅等人难找、流程多、审批慢,再加上不连沟煤矿、西安煤科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三方的复杂关系,项目在前期运作中处处受限,前期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6月上旬在推进钻井和采集作业过程中,由于当地复杂的煤地关系,爆发了大面积阻工现象,导致项目被迫阶段性停工;面对这种情形,华北分公司连续召开党委会和领导班子会议,集思广益,分析利弊,形成了“坚定信心,项目再难也要攻坚,要发扬担当作为精神,以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把项目拿下来”的项目共识。另一方面项目值守人员分片包干,走村入户,一家一家做好村民的工作,同时,积极拜访项目所在地准格尔旗政府、镇政府,最终取得了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监督全方位 赢得“免检”结论
该项目是煤炭行业历史上物探投资金额最大的勘探项目,也是华北分公司首次承担的最大煤田勘探项目。甲方对项目重视程度大,质量要求高,安全管理严。甲方和协作方派出的监督人员众多,其中项目的投资方不连沟煤矿派驻第三方监理7人,项目施工协作单位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派驻10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派驻8人。每天半数以上人员都进驻现场监督,在质量安全上全方位监督检查。
面对“极其苛刻”的要求,项目全体人员秉承“质量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测量工序,在石油行业要求误差为50公分的情况下,项目做到了精细测量、精确放样,把平均误差控制在10公分范围内;在钻井作业上,以井深“差半米也不行”的要求,确保井深达到标准,经得起甲方监督人员采用“铅锤绳和电子探头”双重检验;检波器严格按照坑深20公分要求埋置。
项目高质量的管理和运行,最终赢得了三方监督对施工中测量、钻井、放线等工序下达了质量免检结论,并由衷地赞扬,“中石化的队伍就是作风过硬,是我们信得过的队伍”,并表示,今后有项目将继续真诚合作。
上产提进度 项目领导“拼了”
道路曲折,过程坎坷,“近乎难产”的不连沟项目迎来“柳暗花明”,逐步进入全面稳定生产阶段。华北分公司工程物探中心,这支年轻奋进的团队重拾信心,精心制定施工计划,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有力推进生产提速提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项目班子成员的团结一致和身体力行。项目经理张晓焱每天早上5点起床,在员工出工前,有序紧张地安排工作;项目党支部书记王军卡,在项目上既是支部书记又兼生产队长,施工以来,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但一到工地,他就精神焕发,仪器、炮班、线班、钻机班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白净的小伙子,一个月下来脸晒成了“黑蛋”;副队长李晓华负责钻井工作,每天在钻井、下药、通井工序来回奔波,一脸的憔悴,一身的疲惫,天天连饭都不能够按时吃上一顿。为了上产提进度,他们都拼了!
特殊地区,抓地方工作,做到了人人都是工农员。项目施工前期,成立了由生产技术负责、青赔员、测量员组成的尽职调查小组,协同当地村委干部、社长对全工区进行地毯式摸排,重点对容易产生工农纠纷的暗坟、窑洞、水窖、土地庙、民房等做好测量标记,提前规避补偿风险,保证了各工序有效推进;员工入场,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工农培训计划,根据前期实际案例和大量图片制作成PPT,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分班组进行地方工作培训,以提高其规避风险的意识,提升处理工农矛盾的能力;工地施工,青赔人员带领村社协助人员分片包干,及时处理突发矛盾,确保一方平安。
注重提速提效。项目注重利用好每天的有效时间,人员早到工地,每天做到早开仪器查道、早开炮;今年下雨频繁,每天由专人收集当地气象局信息进行发布,精准指导生产,他们注重打好时间差,雨后及时进入工地查看,只要人能进地,施工人员就穿上雨鞋也要坚持施工。
优化施工方案 精打细算创效
注重成本节约。针对甲方提出的二盘区和三盘区分开采集的方案要求,项目部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共减少用工70余人,减少运输车辆10台,有效节约了成本;在工地,钻井工序提前进行详细踏探和设计,精准岩性调查,能够使用洛阳铲进行打井的地方,坚决不用风钻打井,降低钻井成本。
注重施工细节。在水窖、窑洞、坟地等重点区域附近进行打井或放线之前,青赔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前到位,做好井位和检波点的偏移工作;在窑洞和房屋附近放炮时,提前将当地村民安置在安全地带等措施,有效避免了高额赔偿费用的发生。
注重修旧利废。项目前期,为了减少投入,对于以前项目使用过的旧电瓶、旧床板等生产生活用品积极进行保养修复后继续使用;食堂所用的炊灶具坚持旧的能用决不买新的。
多措并举,仅用五天时间,就使该项目生产日效从最初的400炮,提高到了800炮以上。目前,该项目正掀起“抢时间、保质量、抓安全、创效益”的“持续攻坚创效”劳动竞赛热潮,全体员工铆足了劲,正在向日效1000炮以上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