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勇毅
“摆地摊”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史,是人间烟火的真实写照。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摊经济或多或少影响了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摆地摊”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下趋于合理,进店入场的地摊得以规范。近段时间,受疫情冲击,各地政策陆续放开,“地摊经济”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一方面拉动就业人数上升,另一方面带动消费。
地摊经济刺激市场拉动内需
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山东烟台时说道:“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话音刚落,第二天多家互联网巨头开始为地摊经济提供支援,阿里腾讯推出满天星商家扶持计划,无数公司也加入地摊经济中来,大摆“地摊阵”,多家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更是纷纷“蹭热”上涨。真可谓“忽如一夜东风来,千家万户地摊摆”。
允许街边摆摊设点,恰好是当前提振消费、解决就业发展经济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之道:一是凝聚人心活跃人气;二是为商业机会创造场景。人间烟火、市井百态,最能抚慰人心。如今随着各地政策的放开,夜市开了,地摊火了,久违的烟火气、人气在各地逐渐升腾起来,地摊经济成为了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大排档啤酒上演夏日消费激情
今年爆发以来的疫情,对餐饮等消费市场形成了严重影响和冲击。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5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263.9万千升,同比下降14.2%。以国内某大型啤酒骨干企业为例:疫情影响较严重时期,餐饮、夜场等消费渠道基本停滞,1~2月公司收入同比下降约20%,利润同比下降约40%;3~4月份公司海外订单和出口量受全球疫情影响也出现大幅下滑。
由于啤酒消费季节性的特殊性,春节并不是啤酒最重要的销售黄金阶段,春节销售的下滑处于可控范围。随着夏季的到来,啤酒企业加大了渠道建设,加大了产品的宣传,而当前 “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政策一波接一波,夜经济与地摊经济不断走红,必然对啤酒消费形成利好支撑,带动啤酒的消费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地政策的放开,“龙虾烧烤啤酒”+“海鲜大排档啤酒”的标配已成为地摊经济一大特色,让啤酒业看到重生的希望。
地摊经济代表之一就是大排档。作为“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曾经遍布全国的大排档可以算得上是最具“烟火气”的摊位了。无论是北、上、广还是四、五线小城,当夏季的夜晚来临时,大排档总会比当天的气温更加火爆。大排档是一座城市最包容的地方,白天的人们都光鲜亮丽,外表坚强,只有夜晚,才能让人放下防备和盔甲。方便易找、价格实惠的大排档,三五好友、几串烧烤、再来上几瓶啤酒,就能海聊一晚,留下了太多人的梦想和回忆。坐拥场地成本、人员成本、灵活性、价格优势及氛围等多方面优势的大排档,可说是一个让人放松、随意的一个地方。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排档,啤酒必然是饮料“C位”、大排档的最佳搭档,因为啤酒和大排档有着共同的特性,它让你卸下包袱,随意且轻松。
而今随着餐饮业的逐步恢复,啤酒行业率先在大排档中实现“满血复活”,特别是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放开之后,消费行业的市场活跃度、热络度大为提升。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苏宁平台商户的啤酒销售额在6月1日至4日环比前4日销售额增长了一倍;截至6月底,微信支付“小店”交易活跃度达到历史最大峰值,较2月疫情严重期间,全国小商家数量增长2.36倍,交易笔数增长5.1倍,其中啤酒贡献度占比达到20%以上;支付宝方面,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同比增长,实现V字反弹,其中啤酒贡献度占比达到18%以上。
啤酒行业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二季度随着餐饮动销的恢复,啤酒行业业绩有望逐季改善。疫情并未破坏啤酒行业长期逻辑,啤酒行业产品结构仍然持续改善。即便受疫情影响,但长期来看啤酒行业依旧会延续疫前的发展趋势,而实际上我国啤酒产量在2018年和2019年都较前年有所增长。按照往年的规律,5月下旬到8月底是国内啤酒市场传统的黄金期,今年受疫情影响,黄金期会出现延后,但总会轮动爆发的。
总体来看,随着排档、夜场、流动摊等“夜经济”与“地摊经济”场景逐渐恢复,啤酒市场在经历了数月的低迷后,已迎来新的增长窗口,成了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
当然啤酒行业的崛起,这不仅仅是地摊经济的功劳,亦是多种有利因素结合产生的反应。
啤酒企业如何布局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对于我国这种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业是第一要务,民生是大事,我们既需要“高大上”的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照顾到数量更加庞大的传统产业、满身“烟火味”的普通民众的就业需求、消费需求。而今如何才能更加精准快速地搭上“地摊经济”这辆快车,是摆在酒类企业、经销商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对于特殊时期的众多啤酒企业而言,需要深入前线做充分的地摊市场调研,了解地摊经济运营模式,积极拜访客户,深入二三线考察市场、争取订单,以多种方式与新老顾客形成有效互动,共同探讨减少销售难的问题。如日前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领导与党员干部走进夜市、地摊销售市场一线,利用餐饮、夜市烧烤、大排档等渠道,与消费者、终端客户面对面互动交流,积极推动U8新产品销售,提升了消费者的信任及好感度,增强了终端客户对公司的认同感。
拓展地摊啤酒市场,容易与线上渠道发生冲突。因此线上销售渠道较为成熟的啤酒企业需要维护好线上价格与线下经销商利润,做好地摊啤酒的营销推广,增加产品动销。资金流相对充足的啤酒企业需要开发针对地摊市场的新品,打造满足高性价比的爆款、网红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以快速启动三四线市场。
目前传统的商务宴请和礼品市场等还未完全恢复,主要是餐饮复苏和地摊经济对于啤酒消费形成有力拉动,而新生代消费者正是这部分消费的主力,其多元化的需求又推动啤酒企业创新和高端化升级。因此要积极研究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特性以及对啤酒新需求,结合地摊经济与90、00后的消费特性,积极研发更为年轻化、大众化的产品。
此外,结合政策不断变化,行业转型也不容忽视。当前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产品消费结构在升级,国内中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疫情与行业调整的影响叠加,啤酒业发展迎来变革。对于头部啤酒企业来说,将从规模主导型转向利润主导型,高端市场成为发力重点;对于仍陷于三四线市场苦战的二三线啤酒企业而言,目前仍处于寻求突围的过程中,现在地摊经济已开辟一个小级别的新蓝海市场,这是其他二三线啤酒企业要着力之处。数据统计,全国大排档、烧烤、路边摊等市场约有2000多亿市场规模,留给啤酒市场当有400亿左右。国内啤酒行业发展已逐渐进入成熟期,行业若想要得到良性持续发展,则需进一步推动结构升级,延续高端化路线,并结合政策变化持续进行行业转型,不断适应市场新变化。
总体来看,啤酒行业经过了半年之久的疫情危机之后,终于迎来了机遇,地摊经济的开放,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生长空间,再加上此前被抑制的消费欲望和旺季的来临,啤酒行业来到了绝佳的发展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