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维
摘要:艺术史研究作为艺术理论的一个整体或一部分,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艺术创作中的艺术根源而存在的。片面性是艺术史研究中的必然存在。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真实性,但不能把它当作一项调查研究。因此,我们把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作为艺术史研究的两个要点,从而研究人类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社会史;外部研究;内部研究;定位目标
1.介绍
从古至今,艺术不仅是文明社会进步的一个特征,也是人们精神世界和生活日益丰富的最好体现。艺术史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不仅构成了艺术理论框架的两大要点,也是我们理解艺术创作的主要依据。艺术史在艺术理论框架下的研究目标是人文艺术。创作是核心,艺术创作追求生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讨美术史研究在艺术理论框架下的目标和地位,从而希望借此更好地促进人类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2. 艺术史研究的起源
艺术创作的具体活动项目是指个体艺术家以具体的形式或作品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个体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从观念到具体表现,通过艺术判断,最终实现社会价值。这是艺术家艺术成熟和成长的历史。从特定的艺术家群体、艺术门类、特定时代的艺术研究到能够影响后代艺术家的现代艺术创作和艺术成就,这一过程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了特定的艺术史范畴。从萌芽艺术的整体活动到艺术门类的融合、转化、衰落、发展和分化,人类的整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被认为是艺术研究的归属和起点。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艺术史研究时,我们应该把艺术家在艺术理论框架下的创作活动作为参考。作为艺术理论的一个特殊视角,或作为艺术理论框架的一部分,艺术史的研究仍不能脱离艺术的根基。它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
3. 艺术史研究的目标与定位
3.1艺术史研究的目标——以人类艺术创作为核心
从古至今,艺术史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历史的起源研究和传统艺术史的研究两部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以后各个艺术领域相互之间缺乏转化、借鉴和融合。它们确实是需要完善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活动的深入研究和艺术自身的建设。但是,艺术史学分支的整合所造成的片面性仍然是有待讨论的“跨越”和“跨界”研究。这也是不同艺术史研究的最初目的和定位之间的差异,而传统目的和立定位则穿插在其中。同时这也是新目的和新定位之间的差异以及艺术史研究所失去的目的和定位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传统艺术史研究虽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属于对人类创造活动的研究,这也就是说它仍然是艺术理论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如果对艺术史的研究或是对传统艺术史分支的研究偏离了人类创作的目标,那么它就不再是艺术理论框架的一个角度或是一部分。总之,艺术史研究中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并不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的根源。我们研究艺术史的目标仍然需要围绕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来开展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全面地研究艺术理论,实现艺术的价值。
3.2理论研究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
除了原有的规定性研究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传统的成文规定、社会教育规定、时间规定、艺术家民族和地域规定等方面进行研究。因为这些都跟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有关。艺术史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不仅是艺术理论框架的两大定位,也是我们理解艺术创作和艺术创作的主要依据。艺术史在艺术理论框架下的研究目标是人文艺术。创作是核心,艺术创作追求生动。总之,艺术史研究包括保存艺术的历史研究、艺术材料使用的历史研究、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形成。这些研究与人类艺术创作有关,我们称之为“内部研究”。相对而言,由于都是对人类艺术活动的间接研究,所以对艺术史的起源和传统分支的研究就是艺术研究中的“外部研究”。在艺术史的研究的角度上来看,“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史研究中研究人类创作活动目的的不同角度。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艺术史中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分开,因为它们都是以人类创作活动为中心的艺术史研究角度。无论是“外部研究”还是“内部研究”,它们都不仅是(而且只能是)艺术史研究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艺术史的研究角度不分“外”与“内”。它们都是具有方向性和独特性的艺术史研究。一些人提出要消除“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之间的差异,这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因为两者都是围绕人类艺术创作的核心展开的可以揭示人类创作活动的研究。这种特殊的研究方式具有无形的或者说是主导性的影响。(作者单位:雅昌文化集团)
参考文献
[1] Hu Xinqun(2018). The Position and Goal of Art History Research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rt. National Art Research, vol.31, no. 04, pp. 62-68.
[2] Li Beilei, Chen Xiaoqin(2014).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istic Theory and Comparative Art--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Li Beilei. Arts and Sciences, no. 01, pp.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