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采油二厂投资改革试点纪实
■ 朱春江 张明江
“油田开发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挖潜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资金的大量投入。投资是否经济有效,能否在预期内回收,是每个油藏和经济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更是开发决策者关心的问题。推动采油气厂开展老区投资管理职责调整试点,让采油气厂成为资源主体,提升老区精益管理水平。”从今年2月份开始,西北油田采油二厂率先在西北油田开展投资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形成投资计划和项目管理的建标、对标、追标、创标的良性闭合管理,投资项目得到全力推进,已投产新井48口,建产43口,累油10万多吨。预计年度投产54口,建产48口,累油15万多吨。投资下沉背景下油田产能建设的加快,奏响了效率、效益“当家”的主旋律。
“头三脚”踢出了“惊喜”
“新井一旦打不出油,几千万、上亿的投资就打水漂了。投资改革就是要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该厂厂长张炜说,“以后二厂的新井从选井位一直到新井投产的所有环节,二厂是投资的主体,全部由二厂承担完成。”
年初,投资下沉工作开始运行,采油二厂管理层技术层更加忙碌。万事开头难。在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局投资试点驻厂服务组来了,熟悉新井投资程序的人员很快到位。采油厂成立投资管理小组,下设产能建设组、地面建设组、经营管理小组3个专业小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初步建立了适应采油厂的投资运行体系,提升了产能建设的整体效率。
“新井上钻周期控制在90天以内。”根据分公司要求,新组建的团队识别投资项目“并行、串行、瓶颈”工序,短短一个月,新井钻井准备阶段的90天标准工时制定出来了,基于标准工序的进度控制标准建立起来了。投资项目管理体系在无数次的会议、沟通、交流、汇总、改进中构建起来了。
投资改革不是照搬照抄,要抓准契机大胆改革优化。为此,该厂对照标准工序,实时跟踪监控项目,针对超期环节,制定对策。他们将环评准备环节前置,建立环评采用奖惩机制,设置环评时间30天的奖惩标准,根据第三方实际完成时间节超情况进行奖惩,有效提升环评进度,同时进一步优化串行工序。
“改革试点前这些工作都是局控项目,二厂只是打配合,现在我们是主力,大家都感觉到了压力。”该厂主管钻井副厂长董乃仕说,“担子就放到你的肩膀上了,变压力为动力,干就是了。”由于新井提前介入环评,大幅缩短钻前施工周期,第四批(续)新井平均上钻周期92天,基本达到计划目标,比第四批减少14天,比历史水平节省11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新井从选井论证开始就是二厂挂帅,对每一口井必须做到明明白白。厂院沟通,提前对接侧钻井资料成为日常工作。对已部署的侧钻井,采油厂提前排查井筒状况,包括套损、落鱼、井口附件等,提前告知钻井所,在钻井方案中充分考虑,并增加相应的处理工作量。“这些提前量是改革以前做不到的,现在捋顺了关系,二厂的心里明亮亮的。”该厂负责投资下沉工作人员王磊说。
“庄家”有了“发言权”
投资改革试点的重点就是责任主体的变化。采油二厂当上了投资的“庄家”,如何运作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用好“发言权”?
该厂专门在计划财务科设置投资项目协调办公室,由财务、开发、生产等6名人员协同作战,集中办公。“实现由成本管理向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转变;由不管投资到三类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转变;由单一专业管理向多专业管理转变。”采油二厂按照分公司部署定下了改革的主基调。
好事多磨。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该厂构建起投资项目管理体系,从源头优化方案论证,在管控过程中提高运行效率,节约了项目成本,有效提升项目效益。4月初,一项《关于建议取消TH12505CH井的专报》提交给了油气开发管理部。这是该厂第一次使用“否决权”。新井TH12505CH井是2019年第三批部署井,归属《塔河油田12区西部奥陶系油藏2019年第一期侧钻方案》,部署目的是评价12区南西部次级断裂储层发育和油气富集程度。采油厂与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后认为:该井存在风险,建议取消。
“以前这种布置新井的论证,二厂层面没有参加决策的权力,只是力所能及地提供基础工作。”该厂总地质师杜春晖说。该厂财务、开发、工程人员联合对该井进行源头优化方案论证,预计钻完井周期128天,预计费用2224.6万元。“工程风险大,建井周期长、钻井费用高。”该厂总会计师赵峰最担心的是投资的收益。
该厂科研人员还认为,TH12505CH井所属次级断裂,井控程度低,他们还对比了邻井TH12555、AD1OCH2等井较差的投产效果,TH12505CH井产能不确定,考虑水平并后期工程作业难度大,建议用直井评价该次级断裂产能。
“发言权”变成了“决断权”,取消TH12505CH井的建议获得了通过。试点工作以来,该厂共组织井位论证8井次,部署3井次;取消井位2井次,有效避免了投资超预算。此外,TH12518井方案部署时进行了井型调整,将可研1直1斜调整为水平井。该厂针对性开展经济评价重新测算后认为,该井井型调整后经济收益不达标。在采油二厂的动议下,该井仍按原可研井型实施。
该厂投资项目繁多,要项项进行研究论证,谁来牵线搭桥?为了全过程掌控投资项目,采油厂建立投资项目运行监控日报表、投资项目运行节点监控图、投资运行例会、投资运行简报的“一表、一图、一会、一报”投资运行监控机制,由计划财务科唱“主角”,负责组织各业务科室全程在线跟踪,检查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进展情况,对投资计划实施整体控制、系统控制、关键节点控制,提高项目运行效率。截至目前,该厂共计组织低产、低效、停产井侧钻潜力排查,寻找潜力井点16口,保证每一口井都进行经济效益论证,有油不代表有潜力,有效益才有潜力。
“在研究论证阶段,必须要树立事前算赢理念,突出价值导向,这才是改革试点的最重要的环节。”赵峰说,“改革不能失去提效益、节成本的最终方向。”
“芝麻开花节节高”
“采油厂主体责任得到落实,效益提升了、成本节约了,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条改革试点的路子走对了。”董乃仕这样评价。
为了适应投资下沉工作,该厂将原井下作业管理部转为工程技术科,从完井测试管理中心、石油工程监督中心引入钻井方面专业人员3人。工作职能由只管老井向新、老井全部管理转变;由只管生产阶段向建井、生产、关井全生命周期作业管理转变;由修井专业向钻井、完井、修井多专业管理转变。
调整优化后的管理职能的改变,激发了围绕效益和成本的管理效能,管理的主动性和目标性更加积极和精准。为减少后期钻井套管治理费用,确保项目长期效益,该厂以标准化作业工序为抓手,优化工艺设计,提高工艺针对性和适应性。
为此,该厂相关科技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针对TH12518产建、S94-1产建、AD7产建总计16口新井的加装气密扣套管方案,合并产建方案一起出台。“预计投资500万元,较非气密套管400万元增加投资100万元,预测减少后期井筒治理20万/井次,节省治理费用320万元。” 该厂总工程师吴文明说,充分考虑采油二厂的实际情况,更考虑采油二厂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都让采油二厂的决策层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更远长远目标。
根据实际生产特点,避免增加改建扩建项目。在2019年的4个产建项目方案中,该厂通过论证,设计单井注水“一管双用”工艺,实现注采一体,减轻后期投入。“改建扩建都要占用生产周期,对生产运行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投资费用要比一次性投入大。”该厂主管地面工程副厂长靳永红说,现在是结合生产通盘考虑,一次性完成,效率效益双丰收。“预计实施后将减少区域内59口井的管线刺漏、环保风险压力,减轻管线更换改造成本,提高生产有效时率,实现了投资成本一体化的目的。”
此外,在12区西部奥陶系油藏2019年第一期等侧钻项目中,该厂还通过优化井筒处理作业模式,提效降费。“采取侧钻井用修井机处理井筒的作业模式,不需进行安评、环评、林评、征地等前期准备,可直接上修处理井筒,既节约钻井费用,又能提前开钻。”吴文明说。
截至11月底,该厂共计完钻22井次,平均钻井周期比设计缩短12%。其中TH12571井通过提速提效方案,采用冲击射流+螺杆,周期节约率高达34%;TH123116通过优化钻头选型、泥浆性能及减少辅助台时等措施,实际钻井周期较设计提前18.79天,周期节约率高达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