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数字塔河,为油田老区带来生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江杰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管理二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托甫台戈壁上,塔里木河蜿蜒流过,河水所经之处,胡杨参天,红柳匝地,一派生机。最近五年来,还有一条像塔河一样汹涌,灵动,充满魅力的“数字河流”,沿着井站间的网络,奔腾而来,使油田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挑战和成长。

  莫让数据付流水

  2014年,采油三厂开始采用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对采油工艺进行改造,请技术公司来帮助架起了网络,建起了中控,虽然仅是有限的几种传感器、几个简单的模型,油管压力、套管压力、原油温度、粘度、含水、含硫等数据犹如瀑布一样汹涌而来。

  当时整个三厂,懂软件的不多,何况一个刚刚还靠锤子扳手管钳进行日常工作的基层管理区。能让网络能够正常运行尚属不易,谁还顾得了那些数据,更体会不到那些数据,其实就是日夜流走的真金白银。

  到了次年,由于老的模型需要升级,需要调整很多参数,人们开始注意到数字的重要,感受到参数的魅力,并深刻认识到建立模型才能让数据点石成金。二区领导提出,要在二区进行数据模式变革,不但要实现生产系统运行数据自动化录取全覆盖,全面打造自动化数据传输双链路,让数据传得出来、用得上去。然后,通过外培和自学的方式,培养自己的软件开发人员,为数据的全面利用准备力量。

  2016年,他们开始第一个建模项目《机抽井套压参数变化与井控异常》的攻关。之后,便开始了对录取数据的全面开发和利用,这个项目发展到现在,他们梳理发生过的20类异常案例,筛选反映油井、计转站异常的6类参数(压力、温度、含水、电流、功图、液量),分析总结异常案例参数变化特征,建立30种数据变化模型,提升监控和运行调度异常研判能力,确保油井异常发现及时,为现场运行异常监控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建模,筛选参数,数学推导,优化,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成了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为他们打开了新的领域,开劈出一方新的天地。他们领略了科技前沿的旖旎风光,品尝到了智慧之果的甘甜,更重要的是经历和参与了数字化对传统产业一点一滴的改造。

  数据流里寻生机

  在托甫台地区,采油管理二区所辖单井244口,年产石油平均达到70万吨,高的年份达到上百万吨。但是因为特殊的成藏原因,作为“缝洞”型油藏,递减较快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经过近十年高速开发的托甫台区块,已进入了开发后期。

  有人估计,如果管理二区没有赶上数字化时代,使开发由定性到定量,由粗放到精确,在目前国际低油价状态下,可能已经进入亏损经营。油田老区开发在产量和成本双重压力下,必须对资源进行精雕细琢,对技术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管理二区只是一个油气生产运行的管理和执行单位,油气藏的研究和开发技术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但用数学逻辑思考问题,用数据来解决难题,使他们把油水井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升,措施受效率大幅度提高,施工作业时间不断缩短,这些努力,使今年区块油气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7.66%,远低于油田分公司要求的20%。

  对注水井、注气井下发《注水井巡检情况跟踪表》、《注气井生产情况跟踪表》,将注入压力、注入量,跟踪受效井参数、液面,收集整理,提供决策研究。而且还认真把关,核实当日施工井注入量,核实注水注气符合率。他们还收集整理历年来注水注气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定出标准的作业时间,来保证注水注气时间,比如管线刺漏修复时间,设备异常解决时间,作业安装等待时间等等,从而为复产缩短了时间,今年全年注水符合率96%以上。

  对机采井出现的数据变化,进行风险管控。 一是交变载荷大井,每日三次远传功图核对,现场实测功图对比,根据数据变化,建议加药、下调工作制。二是间开关停井,制定月度活杆柱计划,及时更新下发,每日晚上核实活动杆柱执行情况,严格考核。三是井口回压高井,每日三次远传参数核对,落实出液性质,加药、提温及扫线;四是液面变化快井,每日三次核对远传参数、功图,同时加密液面测试频次,核实计量,及时建议注水。

  针对高产井产量高、稳产风险大等特点,主要是参数跟踪日常化,建立《高产井含水跟踪预警表》,在中控室的电视屏幕上高产井人含水数据一量发生异常,图表立刻自动变色提醒预警,高产井异常落实处理跟踪表,每日将监控报警的高产井异常情况进行记录,然后,按照工作流程,定时间、定节点,要求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落实高产井工况参数异常,落实高产井含水异常,落实工作制度,落实计量数据。几年来,无高产井因管理因素导致水淹,二区高产井保有率均达到30%。

  以数为据模式新

  在二区的生产和经营运行管理中,量化、数据化成了工作中新的观念和习惯,无论是领导决策,还是日常的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考核,都突出了“以数为据”的特点,使原来的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

  管理二区实行的是区领导分管、部门领导牵头和班组长负责的三级联动的责任制模式,班组百分制考核,个人价值积分考核。不但工作中所有的PCS数字生产指挥系统、集成应用远程传输、掺稀调控、在线含水检测、抽油机远程启停、无人机巡线等等,都是靠参数来工作,而且对工作的考核也靠数据说话。

  就像当初生产运行的建模一样,他们对管理也进行了数据收集整理,以数为据建立了一套标准体系,班组管理有单井隐患率、井站人员操作技能、机抽井平衡度合格率、仪器仪表故障率等十个大项工作要求70多个考核标准。设备物资管理的库存、供料时间、旧设备维修,运行中心的故障判断正确率,异常反应时间等等,还有个人工作完成,所获得的价值积分,都是用数据来表述的。这样一来,工作质量工作标准都十分明确,从而提升了整体运行水平。

  在荒凉的戈壁上,随着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智能化油田建设的推进,二区把智能化建设的成果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提出了“数字塔河”的构想,数据,以及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改变着管理二区的运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