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杨
日前,由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213队承接的永探1井区三维勘探项目成功鸣响最后一炮,当晚一直坚守在仪器车上的队长何成长舒一口气,62698炮次,历经10个月,跨越了四季,在成都简阳市施工面积2034.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500余名参战员工的努力终于拨云见日。
该项目立足于永探1井成果,由中石油集团公司于2018年12月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地区探获,自然初步测试日产气量22.5万立方米,估算资源量超过9000亿方,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作为四川盆地第一口火山岩气藏,得到了从国家各部委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时,永探1井区三维项目对于国家能源保障,四川盆地提量、增产也极具重要意义。
“敢打最艰巨的仗,
多举并措攻克难题”
工区属成都市东进战略核心区,涉及天府机场、毗河引水工程、轻轨18号线、成都三绕等国家级重点民生项目,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共7个,简阳、简洲、淮洲、空港四大新城建设,各大、中、小型干扰源高达1081个。
针对工区内开发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安全环保要求高,勘探部署设计实施难的情况,该队通过采取分区资料面积最大化、分区施工、分区井震观测系统最优化、分岩性激发参数最优化的“四分设计”,最大限度保障本项目高品质观测系统有效实施。并通过系统的药量试验和检波器埋置试验,优选最佳激发药量和检波器埋置方式。
面对工区内工业园、在建项目行政级别高、分布集中、干扰类型和干扰时段不同将严重影响采集质量的难题,采取“四三联动”措施,即分区、分类、分级控制;控重点、控时段、控指标;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工地施工方攻关;增加时间、投入、沟通。有效减弱大型干扰,提高资料品质。
通过采集地震资料经现场初评,项目北区资料一级品率由采集前干扰预估为50%增长到82%,优于合同指标。南区预估为0增长到35%,高于预估指标。
“不打无准备的仗,
力保项目顺利开展”
工区涉及成都市5个区县、82个乡镇,727个村社,共20多万户居民,区内经济发达,整体协调工作、施工准入办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1月5日接到项目踏勘任务后,基于工区内复杂的地面地腹障碍,物探213队先后组织20个踏勘小组多达80余人对工区进行6次全面细致的踏勘,前后调整项目边界20余次。
为能在与政府及职能部门接洽中及时答疑解惑,该队首次成立由队长、技术队长、协调组长组成的协调攻坚小组,全程参与各级政府的前期对接和洽谈。逐一同78个地方政府部门和乡镇召开协调会,针对协调困难地区反复多次拜会各职能部门。通过提前3个月的不懈努力,7个行政区域全部取得入场许可,其中龙泉山森林公园仅用时8天,以往项目中从未进入的天府新区用时16天。
与此同时,为了明确调查工区各型障碍,该队共投入36个测量小组,耗时两个月对工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气候、交通、人文地理、地质灾害、高经济作物、各级道路、大小场镇、工厂主要地面地下设施及障碍物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和风险源辨识调查。截至5月项目启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长达五个月。
正是由于前期各项工作的充分准备,正式采集以来的134天内,未有一起由于挡道原因影响采集进度的情况发生。
“善打有组织的仗,
党建引领再创精品”
针对施工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在党建示范引领上,该队党支部整合各工程队党支部党建资源,融入中心工作,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党建示范引领、打造火山岩勘探精品项目”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引领和党建促生产、保安全、促稳定的作用,汇聚了党员当先锋、干部站排头,全员攻坚克难的合力。
213队班子坚持创新驱动,采取矢量化自动偏障技术、不同网格可控震源点与井炮模拟分析、信息化地震队管理软件等新技术运用到项目中。交通运输、涉爆作业、过江排列布设等重点环节,按照“工作性质相关,工作要求相近”的原则,创建党员先锋岗17个、党员责任区16个,成立党员突击队6支。由各班组党员带领身边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起到以身作则,耳濡目染之作用。
依托娴熟的“专业化”施工模式,该项目正式生产181天,安全工时1767862万时,做到零盲炮、零挡道、零污染,各项指标均优于项目合同要求。物探人用饱满他们的热情、扎实的作风、精心的管理,保证了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为中石油集团公司“打造‘西南增长极’,年产300亿方大气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