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传飞/文 赵四化/图
近日,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河南能源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河南能源举行,皖北煤电任楼矿通防部李明获得矿山安全设备监测检修工一等奖。李明一时成为大家点赞的对象。
李明是通防部监控队职工,2003年参加工作,2009年成为一名安全监测工。他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通防工作第一线;他始终兢兢业业,勤学、苦练、实干,“高标准、严要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2018 年参加“梅安森”杯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安全监测竞赛,获得中级工组第一名,并连续多次被矿评为“优秀职工”“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称号。
勤学好问长本领
李明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煤矿子弟,是个标准的煤二代,他认为“煤炭是工业的粮食”,为自己从事煤炭事业而自豪。他深刻认识到安全监测是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因素,只有保证安全监测系统的稳定可靠,才能使矿井生产长治久安,助力矿工从“煤黑子”变身“煤亮子”。
2009年刚入监测队的他,对于监测操作技术一知半解,是个“门外汉”。为了提升自己,他不断学习。李明说:“我经常向老工人请教学习,向工友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厂家技术人员学习。并查阅大量资料,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他先后啃完了《安全仪器监测工》《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井工煤矿》《数字化矿山整体解决方案矿井通风仪器仪表》《煤矿安全规程》等书本,并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让他练就了排查故障的“火眼金睛”,掌握了扎实的瓦斯治理本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明先后获得矿青工比武第一名,集团公司青工比武第四名,安徽省智能安全监测第七名的好成绩。
爱岗敬业创佳绩
攻坚克难中彰显“工匠初心”,在平日的工作中,李明担当作为,尽心用心地工作。
2017年3月,井下II2辅助采区上部变电所的一台人员定位分站突然通讯中断,几名维修人员奋战2天都没有修好,李明接到任务后,经过检查监控线路、思考分析、排查故障,发现是分站电源箱中的一块电源板烧坏,迅速更换开关电源板,保证了信号正常运行,整个过程仅花了10分钟,高超的技术得到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认同。
2018年,任楼矿的安全监测系统由原先的频率传输升级为RS485数字化传输。为了尽快了解新系统、新设备的技术特点,李明多次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并查阅大量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由于工期时间短、人员紧缺,他战斗在安装第一线,经常在井下一干就是一整天。他与同事们一起安装监控分站40台,更换RS485传感器100多台、线路10000多米,更换了主备机服务器,使矿井的监控系统更加稳定、智能化,性能更加可靠、操作简洁明了。由他负责施工升级的监控系统,没有出现一起因技术因素引起的瓦斯监测事故,圆满完成了矿下达的各项任务。
为提高职工素质,任楼矿在副井口成立了一通三防实操基地,为安全监测工的培训提供了优质的平台。李明也利用这个平台深入钻研“一通三防”业务知识,对新职工进行培训,教新人怎样查问题、找隐患、排故障,为矿井队伍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益求精攀高峰
今年9月,李明被集团公司选中,参加“河南能源杯”第八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他深知这种全国性的大赛一定是高手如云,在备战比赛的一个多月里,每天从早上开始练习,时常在深夜才离开教室,国庆期间也坚守在岗位上。在比赛前的一个星期更是鼓足了干劲,每天奋战到凌晨。他对照规则反复练习,从理论到绘图再到实操,一次次地进行故障排除,查找不足,一次、二次、三次……就像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重复着这些操作。操作时间不断缩短,操作水平不断提升。
挥汗如雨练真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河南能源杯”全国煤炭行业技能竞赛比赛现场,面对来自全国的上百名参赛选手,以赛前集训为基础,李明沉着冷静应对现场各种突发状况,以优异的成绩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为皖北煤电赢得荣誉。
李明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匠心,积极践行“工匠精神”,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地工作,同时要利用自己的技能,传承工匠精神,培养更多技能型工人、任楼工匠,为推进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强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