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让更多轨道交通关键轴承“瓦轴造”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杨维新 鞠家田

1.jpg

●宋世勇在进行轴承试验。

  高铁已成为中国骄傲,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铁的营业里程已超过2.9万公里。

  作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的标准动车组轴承自主研发制造核心成员单位,早在十多年前,瓦轴集团便开始研制包括轴箱轴承、齿轮箱轴承、牵引电机轴承在内的高铁系列轴承。承担这一重任的便是瓦轴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轴承研究所所长宋世勇。

  自项目组成立,“白加黑”“五加二”就成了宋世勇和团队成员的家常便饭。“轨道交通轴承应用以安全为主,产品设计的安全性、工艺方案的合理性、材料热处理的稳定性、生产质量的一致性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宋世勇说,“我们先后攻克了材料选型、结构优化设计、零件工作表面微观修型、轴承摩擦副减摩等众多难关,为的就是能造出中国自己的高铁轴承。即使这过程再苦、再难,我们也咬牙坚持。”

  十余年的研发与试验,宋世勇带领团队陆续研制出圆柱、圆锥结构的轨道交通车辆用系列轴承,完成了产品结构设计、数字化仿真分析、样品试制及台架试验,其中轴箱轴承通过 250公里/小时、275公里/小时、300公里/小时、350公里/小时等各速度级下的高速模拟试验,产品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名单》中,瓦轴集团承担了高速动车组轴承产品仿真分析和数字化设计、地铁车辆轴承产品标准制定及新一代先进轨道交通轴承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

  对此,宋世勇说:“高铁关键轴承的国产化之路虽然艰辛,但我们的研制过程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研发出替代进口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的轨道交通轴承是进军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关键。2015年,瓦轴集团承接了大连市地铁项目轴箱轴承研发制造工作。产品研发成功,在轴承安装现场,客户将瓦轴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跑合试验。宋世勇回忆说,“当时大家对瓦轴轴承都捏了一把汗,我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事实证明我们的轴承运行质量明显优于国外轴承,振动噪音远低于国外轴承。”迄今,装载瓦轴轴箱轴承的大连地铁已安全运行了30余万公里,运行状态良好。同时瓦轴研制的地铁轴箱轴承也在国内其它城市地铁项目中安装应用,成功替代进口。

  宋世勇先后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先进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今年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他主持的辽宁省重大科技专项“大轴重铁路货车滚动轴承”课题,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打破了大轴重铁路货车轴箱轴承一直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获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的大连市技术创新专项“地铁轴承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产品替代进口,获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起草国家标准4项,获得国家专利11项。

  “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企业,都把技术创新放在核心位置,我们赶上了科技创新的好时代。”宋世勇说,“为了关键轴承不受制于人,我们的创新之路还很长,我们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