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新政 朱则荣 杨谨蜚 著
品牌执行层负责品牌任务项目的具体执行,这种执行必须在品牌战略层的要求和品牌技术层的技术指导和进度跟进情况下进行。以往很多公司没有品牌技术层,只有品牌战略层向品牌执行层下达品牌任务,品牌执行层向品牌战略层汇报工作是不科学的,毕竟将品牌技术的实验、研究、督导直接交给执行层是不负责任的,品牌执行层只需要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执行,他们根本不是品牌技术研究专家,会产生二元对立矛盾。
合理的品牌子组织秩序结构必须是三元结构,品牌组织必须拥有独立的、先进的、第三方的品牌技术支持和督导部门负责品牌管理秩序的管理和维护,而这个部门必然是品牌技术层,三元管理关系是最稳定的也最基本的管理秩序,也极大地减轻了公司战略高层的领导工作,并有效保证组织的顺畅有序运转。品牌执行层同时还将负责品牌协同层的管理,即外部供应链、战略合作网络、品牌经营网络的协调工作。
品牌作业层会具体落实每一项任务、每一个人的品牌执行、品牌日常管理作业和工作结果,作业层包括了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每一个基层员工,也包括临时员工,所有人对品牌负责,执行并维护品牌。品牌作业层的工作,要向品牌执行层汇报。
品牌执行层、品牌作业层按分工不同,必须对品牌用户层负责。品牌技术层通过研究品牌用户的趋势、意见、问题,适时对品牌知识系统进行更新,分解更合理、更科学的品牌任务项目。品牌组织内外、全员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人,都在品牌组织内承担不同层次的角色,并对品牌负责。只有当全员对品牌用户负责,整个企业才是负责任的全球企业,而品牌组织基于这种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有开拓进取能力、表现优异、高效协同的品牌组织。
2品牌战略思维
品牌战略思维是一切品牌规则制定者和品牌组织所必须依赖的战略思维方式,品牌战略思维决定了品牌规则制定工作是否科学、高效和完美,主要品牌战略思维包括了框架思维、预判思维、秩序思维、领导思维、科学思维、创造思维、主题话题或路线思维、作战思维八种思维方式。
战略是为了达到远景目标所采用的思考方式和主要运用思想、明确的实施路线或方法,是战略能力的总体体现。战略也是对目标设定、全局布局、结构组合、规划实施、资源运用行动过程的总体设定。战略的要点是:前所有未有、绝无仅有。
战略包含了主要战略目标、指导方针、行动计划三项内容的严密组合,战略规则制定者通盘掌握整个战略的设计和实施指导。
战略目标通常是一种超常规的远景,而这种远景由于太过于理想化、超前,不一定能被所有人觉察识别,但作为远景本身又是一种梦想,能够带动所有人向目标靠近。
指导方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战略要求,也是执行战略所必须的战略阶段、战略方向、战略任务和原则性要求。指导方针会具体化分解战略目标,较为清晰,能够被主要战略人群所识别。
行动计划是根据战略阶段、战略任务所制订的具体行动方案,针对具体行动(包括行动目标)、时间、地点、人员和资源配置以及行动效果预期,行动计划会具体涉及战术问题。
2.1结构思维
结构思维是指以设计框架结构性为主体的思维方式,也被称为顶层设计。结构思维是指从最高层次对思维进行结构性设计,以明确战略的覆盖领域、重点,在框架文件上载明总体结构。
典型的结构框架文件包括:《全球互联网政策框架》、《可信电子商务全球框架》、《WTO框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
结构框架文件具有统领性、纲目性,只需要表达战略意图,包括主体结构,划出最粗的结构,不需要具体到琐碎的细节。框架思维的运用战略设计起着简明清晰的思考作用,也对战略执行起着关键指导作用,战略任务项目是对战略框架文件的具体分解和分工。
2.2预判思维
预判思维体现在对战略远见的构思上,战略规则制定通过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市场变化趋势、管理变革方向、企业组织系统和网络变化等重大趋势,对企业的管理走向和市场战略方向做出提前的预判断。
预判思维是对未知的未来挑战、趋势、走向、机会和危机做出的一种预先判断,因而,预判思维通常被称为“先见之明”,有时被称为敏锐的洞察力、前沿思想力。
事实上,预判思维来源于对一些未来前沿知识流的切实掌握和思维灵敏思考判断能力,使预先判断能够相当准确。由于每个人的思维和知识层次是不一样的,企业中不同的层级如基层员工、质量总监、项目工程师、领导人对知识都有不同的思维层次性见解,有些人习惯于了解并掌握前沿思想、未来知识,特别是战略层面的分析,而多数人则满足于基本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知识,从而造成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千差万别。
习惯于战略思考的人通常会捕捉不为人们所注意或视而不见的知识领域或认知方向,诸如对金融危机的判断、新科技走向、管理问题发生的症结等,因而能够更为清晰地对综合信息做出准确的趋势性判断。同时,战略规则制定者并不一定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判断,知识来源可能是由一组顾问所组成的智库提供,诸如古代军队中的军师和参谋,战略规则制造者荟萃各种决策信息,通过掌握更为专业的决策参考源获得高超的预判思维能力。
预判思维有时也是一种心理预警,有些人对危机事情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在危机出现以前就能敏锐地感觉到危机逼近的威胁感,为了离开不安全的心理状态,他们会预先对战略做出改变,或者在战略设计时防止自己进入不安全的心理区域。
2.3秩序思维
秩序思维体现为对自适应规则的制定能力,是战略思维中相当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
红绿灯就是一种自适应规则,通过红绿灯的交替变化指挥运转的交通秩序,交通规则制定者还会设计一系列的规则或规定,以确保交通秩序更为顺畅地自运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培养驾驶员严格学习并掌握这些交通规则,交通秩序由此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秩序体是凯尔特的德鲁伊秩序组织,最多时曾经一度领导大半个欧洲的秩序网络,是今天的欧洲和北美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主要基础。作为最早的国际化秩序体,德鲁伊秩序中一些典型的秩序如“男女平等”、“能力为本”、“移民城市”观念,以及教育系统、交战规则制定方式、战争裁决等规则制定与裁决方式对今天欧美发达国家文明中的主流形态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的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王室管理、上流社会、环境保护甚至一些NBA规则等许多规则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或一部分来源于最早的凯尔特德鲁伊规则制定技术习俗,今天世界上仍有许多发达国家存在德鲁伊组织,通常是以“德鲁伊秩序”作为组织命名方式,负责秩序的制定与维护,而德鲁伊使用的正是“三元思维”秩序结构。
世界上最大的秩序体是宗教秩序体,一些国际组织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负责制定民用航空领域的各种通用规则,而企业管理的规则制定除了本企业自行制定外,一些典型规则制定组织包括了ISO(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
“法典”、“制”、“章程”、“化”在古今历史中是四种典型的规则制定方法,“法典”通常用于秩序的整体制定、收录和统一规定,具有权威、系统、完整性的特点;“制”是表示制衡与度量的一种自适应规则,也是应用最多的规则制定方法,如长子继承制、秦制、井田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制、计件制、官邸制、察举制、事业部制、实名制等;“章程”是一个国家、组织、机构或企业公布的基本纲领和运行秩序的一种规则,有“宪章”、“规章”等不同叫法;“化”用于一种具有明显走向趋势的通用秩序,如品牌化、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流程化、科学化、产业化等。
规则制定技术的进步是全球战略思想发展中最主要的体现形式,任何一个战略家(战略领导人)都离不开对规则制定技术的掌握,因而无论全球还是国家、组织、企业的战略发展,都是以发展自适应规则制定为主体的。而一切能够自运转的系统则是通过建立一系列自适应规则的过程,未来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和未来系统学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强调规则制定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通晓规则制定技术的领导人是未来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主要领导力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