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危机是最大的欣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png

2.png

  ——访上海中和正道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周德文

  ■ 钟视

  他,是温州民营经济的代言人,被称为“最接地气”的经济学家,温家宝总理2011年到温州调研时,称赞他为“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不论是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一直站在为中小企业维权、解难的最前线,还是推动政府设立了温州中小企业救助“专项基金”为广大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抑或是直接向政府、媒体呼吁为中小企业减税,他都一直走在为中国民营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利益“鼓”与“呼”的道路上,随着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的恶化,他意识到,应该从实实在在、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用自己的力量、用民间的智慧、用团队的协作来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化解困局、死局。

  他就是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中和正道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德文。

  从“鼓与呼”到“施援手”

  1983年,周德文教授在温州大学任教期间,开始跟踪研究“温州模式”和“中国民营经济”。1993年从大学辞职,先后在多家民营企业担任总裁、总经理,后来又亲自创办多家企业,始终把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累计出版二十多本优秀著作深挖中国经济迷局,探索民营经济未来在中国发展的出路,为中小企业“鼓与呼”。

  1999年,成立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并连续三届当选为会长,被许多媒体称为“最接地气的经济学家”、“中小企业守护神”。促进会成立十几年来,直言自己只是“草根”的周德文扎根民间,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维权、解难。在俄罗斯清关事件发生时,在迪拜温商受伤时,都出现了他的身影。促进会的“企业维权”行动,解决的还不单单是一个个孤立的个案,他们还从个案出发,审时度势地将共性问题延伸为公共政策,不仅惠及所有的会员企业,也影响到所有的温州中小企业。

  2000年,发起并联手温州市总商会,筹建了温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又独立筹建了温州银信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贷款担保。

  2007年,第一次作出预言:中国经济将出现较大滑坡,中小企业将出现生存危机;并以人大代表议案的形式,推动政府设立了温州中小企业救助“专项基金”。

  2008年7月28日,财政部企业调研组抵达温州展开调研,分别召开了由省市两级参与的座谈征询会。他在会上向财政部官员呼吁给中小企业“直接减税”,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经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2011年1月初,第二次做出预言:中小企业将陷入生死危机,民间借贷风险会在下半年集中大爆发....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同年面谏温总理,提出包括为中小企业减税、加快金融对内开放等针对拯救危机的中小民企、提高民营经济地位举措等五项建议,被深度认可。总理当下点评说:“你系统地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困难的政策建议,是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所提建议被融入后来政府出台的“国九条”。

  如果说,过去的周德文和他带领下的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更多地是在为企业的发展“鼓与呼”,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生死危机,现在的周德文更想对企业施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于是,2013年与著名律师、法务专家陈有西、“中国危机管理切割理论”与“以危化危理论”创始人艾学蛟、企业债务重组战略专家吴勇伟、企业债务化解及危机管控专家王永斌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中和正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从事拯救危机企业的工作,工作重心由此放在拯救危机企业上。在周德文的眼中,危机来临,是一次对团队的检阅、对团队的整合和洗牌的机会,也是对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考验。债务危机来袭犹如一场战争的来临,可以运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军事战略思想,打好债务危机的四大战役——债务的防御、相持、反攻、歼灭,消灭债务这个敌人,只要不放弃努力,黑暗中总能看到光明。

  “我的时间是大家的”

  有周德文微信的朋友肯定会发现他的朋友圈内容特别丰富,并且每天很早在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或是大部分人已经熟睡的深夜,也时常处于更新状态——昨天还在北京参加会议论坛,今天就可能在江浙地区的企业进行考察,明天也许就在广东地区与政府经信局、地方工商联等部门领导洽谈工作,称他为“空中飞人”、“拼命三郎”可谓是最恰当不过了。他喜欢在百忙之中抽空发朋友圈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看着自己每天连轴转,周德文自己也会感叹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家成了宾馆,飞机动车成了日常的代步工具。今年8月份,因为常年疲于奔波,太过劳累不得不因病住院,暂时搁置工作,但是在住院期间也没闲着,仍会接受一些陷入困境的企业电话咨询,仍会收到各地政府邀请他去当地演讲的来函。来医院探望他的一些企业家、亲友都劝他一定要注意身体,多为自己的健康着想,他却笑称:”我的时间是大家的,哪里的企业需要我,需要我们中和正道,我就会出现在哪里。”

  “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危机是最大的欣慰”

  从2013年正式组建团队以来,已累计成功解救危机企业500家,正在解救80多家,累计剥离企业债务1000多亿,助力企业成功赎回资产120多亿。施救对象多为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饱受重资产、高负债的困扰,承受银行抽贷压贷、民间逼债的苦恼,深陷企业互保联保的拖累,面临诸多法律风险的威胁,走入企业濒临破产倒闭的困局,受制于流动资金不足,企业缺战略、少人才、缺资金、少伙伴、欠管理、需重组的多重因素影响,有的岌岌可危命悬一线,有的已达重症千疮百孔,有的尚属小毛小病。问题发现的越早,处理的越早,疗效越好。

  成功的案例很多,如一家创办20年的某知名家纺集团(为保护客户隐私,因此隐去客户公司名称),从1996年的只拥有10万元的小公司发展到截至2011年拥有13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棉花加工、纺纱、织布、印染、床上用品生产与销售等整条产业链,员工达3500人,资产总额达15亿元,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吸收社会闲散劳动力的主力军。公司销售网点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共有800多家专卖店或专柜和1000多家加盟分销店。2010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然而,在2014年初,该公司资金链紧张,经营和市场都陷入混乱状态,企业在泥泞中挣扎,已经流尽了最后一点血。

  陷入停产瘫痪、员工处于待业闲散状态,企业家濒临崩溃边缘,后经人介绍,周德文带领团队进入该公司做尽职调查,针对该家纺集团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处境,在诊断后派团队入驻企业,为其制定了股权、债权、产权三大重组战略,先民间后银行,在盘活资产的基础上,化解债务,优化产业配置;引进战略投资者,包括债权人自救、政府支持、外部民间集资等助该家纺公司起死回生,慢慢地恢复了造血功能。员工重新返回工厂开始工作,全国各地的加盟店、专卖店逐步恢复经营,通过债务重组,危机拯救,不仅使创办近20年、曾经有过众多殊荣、为当地创下巨大经济效益的企业保住了生命,同时也解决了5000户家庭的重要生计来源。

  江苏省某工业集团,企业近千名员工,13家子公司、控股公司或关联公司,集团固定资产约3个亿。企业欠银行6.8个亿贷款,基本上已全部到期或将要到期,面临诉讼风险;企业和老板一家个人民间借贷高达1.2亿,其中个别有黑社会背景,面临非法集资的刑事风险及自身安全风险;集团所有子公司、控股公司均陷入担保链,几乎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名下土地厂房均已被抵押,老板全家、亲友,均陷入担保链,其名下资产有的已被查封;企业财务极为混乱,公私不分,面临严重的刑事法律风险;员工工资拖欠现象严重。

  上海中和正道进驻后对企业财务进行梳理、帮助其制定重组预案,采取合法手段设置防业墙,保护其个人名下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资产,并通过团队两个多月的努力,目前企业新平台已开始运转,老板一家刑事法律风险完全化解,针对银行和民间借贷,应对策略也得到了很好应运,企业员工情绪稳定,工资已得到落实,目前该企业核心产业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山东某化纤集团通过上海中和正道帮助制定重组预案,优化核心经营资产,处置存量资产和亏损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为重组上市打下良好基础。浙江某革业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7月31日,公司总资产3.3亿元,总负债2.7亿元,其中银行负债1.9元,每年需支付约1600万利息,在上海中和正道的帮助下,通过重组战略,有效地保全资产,甩掉债务包袱,实现重生自救和盈利。江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于企业联保受到牵连,无法正常运营,在上海中和正道的帮助下通过资源整合,切断担保链,化解企业法律风险,重新轻装上阵,仅半年时间就恢复正常运营,实现再盈利……

  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救助后避免了破产倒闭,企业家保住了苦心经营多年的心血,留住了与之奋斗多年的同事,将摇摇欲坠随时坍塌的企业重新扶正,重新稳固根基,为今后的稳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德文表示很欣慰,但是看到还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如今经济下行、资本寒冬中风雨飘零而倍感焦虑和爱莫能助,毕竟个人和一个小团队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对于企业债务危机化解和产业资源整合的业务需要极其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往往一将难求,这也使得就拯救全国广泛分布的危机企业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周德文呼吁,各个省市的政府部门、工商联组织、金融机构、社会团体要意识到企业的经营不善、破产倒闭不仅对于该企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人员就业来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因此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拯救困难企业,要想走出管理、经营、债务、思维的困局,企业自身也要多努力,打铁仍需自身硬,共同打响拯救企业的保卫战!建立管理人专业技术救治、企业重组自救、债权银行援手救助、市场主体资源整合救助、政府法院机制救助“五位一体”的联动模式,共同为实现地区经济长久稳定与持续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