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山东省泰安市农机局副局长邢介斌、新泰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邵乐明等一行4人到阳信县就当前农机化工作进行观摩交流。
阳信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福顺向观摩组重点介绍了当前阳信县全国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合作社建设、农机队伍建设等各项农机化事业发展情况,双方就当前时期农机化及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在阳信县开源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风霞向观摩组详细介绍了合作社近年来发展建设、经营模式、土地流转、取得效益及发展理念、发展方向等情况,观摩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开源合作社场地建设、农机装备、管理运营、粮食烘干、技能培训、农机农艺融合等有关情况。
据悉, 今年1月3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在各地择优申报、省级初评推荐的基础上,经过现场抽查、专家复评和网上公示,认定阳信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阳信县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阳信是中国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县,是山东改革开放试验区。阳信是中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中国畜牧百强县,中国不锈钢生产基地县。2017年,小麦的种植面积为36400公顷,小麦机耕面积为36330公顷,小麦机械化种植面积为36270公顷,小麦机收面积为36220公顷,玉米种植面积为36600公顷,其中玉米机耕面积为36400公顷,玉米机械化种植面积为34330公顷,玉米机收面积为34190公顷。全县实现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99.6%、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8%、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75.2%、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56.7%、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91.3%。
王福顺告诉记者,阳信农机购置补贴的高效实施,促使阳信县急需发展的机械化装备质量数量大幅提升。2017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77.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5700余台,各类联合收获机械达3100余台。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粮食烘干等绿色环保机具快速增长,大中拖、青贮机械、养殖机械、林果机械等一系列高效率、高性能作业机械占比持续提高。全县累计在册农机经营服务组织52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48家,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15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3家,7家合作社被认定为滨州市“四个十”农机示范点,2家农机合作社获得全省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示范单位。累计入社成员1300余人,固定资产达1亿余元,服务农户数达12800余户,服务面积辐射全县10个乡镇(街道)。合作社各类机具保有量达4000余台,农机总动力达7万千瓦,全年作业服务面积占全县作业面积达51%,已成为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中流砥柱,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邢介斌一行对阳信县农机化发展给出了高度评价,表示通过观摩交流达到了借鉴学习的初衷。王福顺表示,阳信县各级各部门正全面落实“解放思想、担当落实”对标对表工作,县农机部门切实学先进、找差距、转作风、提效能、促落实,将认真学习泰安市特别是新泰市农机发展经验,希望两地增进交流,加强沟通,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翟成新 张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