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江西桑海集团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袁骏 文/图

1.jpg

●桑海集团城镇建设一隅

2.jpg

●1050户农垦危房改造新居

3.jpg

●改造提升后的桑海青年湖

  桑海集团作为江西农垦的骨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从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垦企业发展成为以制药为龙头,以机械、包装为两翼,集工、农、贸、运、建、服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桑海集团按照“科技兴药,品牌兴企”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突出主业,做强龙头骨干企业;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两条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扣加快与转型的发展主题,克服宏观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家产业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坚持问题导向做减法,聚焦特色亮点做加法,培育新动能,增强竞争力,取得来之不易的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发展业绩。集团经济穿越发展周期实现逆势增长,各项重要经济指标连续14年保持稳步增长,上交税金自2016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后,桑海集团已连续3年上交税金超亿元,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维护一方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桑海集团在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同时,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近年来,先后配套投资2亿多元用于危房改造、垦区公路建设、居民区美化、亮化等民生工程,使集团一万多职工群众安居乐业,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危房改造暖民心

  自桑海集团1050户异地新建农垦危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集团退休职工李大荣每天傍晚散步,都要顺道到危房改造工程工地旁走一走,看一看。两年多的时间,一栋栋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今年6月份将全面竣工,李大荣对搬进新居充满期待。他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住进漂亮的电梯房。

  桑海集团的危房改造工程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品质上,在全省农垦都是领先。自2011年以来,桑海集团积极与上级农垦主管部门协调,累计争取国家资金1.1亿元,自身配套投入人、财、物、土地等价值超过2亿元,近5000户职工享受了国家危改政策。其中集团职工瞩目的1050户异地新建农垦危房改造工程共18个单体建筑,最高层高18层,均为电梯房,小区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智能化物业管理。

  公路建设惠民生

  近年来,桑海集团始终将垦区公路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惠民生、促和谐的重大举措,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无论是垦区公路项目数量、建设里程、还是投资额度都超过以往,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以来,在江西省市农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桑海集团共有11条垦区公路开工建设,其中三级公路1条,四级公路10条,总投资1300余万元。这些垦区公路的开工建设将彻底改善该集团农业分场的交通状况,特别是在这11条垦区公路中,有6条在桑海集团桑海神农岭生态茶园区内。而桑海神农岭生态茶园作为南昌市正在打造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秀美生态、现代产业、乡村文化等元素的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走廊——“南昌绿谷”内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垦区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桑海集团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美化环境顺民意

  桑海青年湖改造提升工程是桑海集团继1050户异地新建农垦危房改造工程后的又一重点民生工程。桑海青年湖修建于1977年,是当年江西国营蚕桑综合垦殖场全场青年、共青团员和在校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挖湖义务劳动打造的,故名“青年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周边居民日益增多,生活废水排放以及乱搭乱建行为对青年湖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青年湖变成了“污水湖”,改造提升刻不容缓。

  去年,桑海集团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和自筹配套资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桑海青年湖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先后完成了环湖运动休闲栈道、观景亭、大理石安全护栏、观景桥及配套公共设施和整个青年湖区的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整个改造建设工期历时一年,于今年春节全部完工。

  经过改造提升,桑海青年湖面貌焕然一新,一个整洁、靓丽、优美的青年湖展现在职工群众面前。与此同时,江西味精厂、桑海水产场、江夏分场等单位的居民区的美化、亮化工程也先后完工,为职工群众打造了一个个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家住桑海青年湖附近的集团退休老职工马淑珍,自从桑海青年湖改造提升完成后,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绕湖走几圈。“现在路越来越平整,路灯越来越亮,环境越来越舒适,每天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了。”说起如今生活的种种变化,马淑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桑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京生表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发展了,我们一定要让广大职工能同步享受农垦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广大职工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