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军民融合·3D打印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首届国际航空3D打印高峰论坛在彭州隆重召开

  ■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1.jpg

●首届国际航空3D打印高峰论坛嘉宾合影

  立冬时节,寒气逼人,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却暖意融融。11月23日,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全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指导,中国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主办,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彭州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支持,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和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承办的“首届国际航空3D打印高峰论坛”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隆重召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工信部装备司、科技部国家创新研究院、原中国航空航天部等部门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省市相关领导及单位,美国GE 公司、3D Systems、Stratasys、瑞士欧瑞康、英国雷尼绍等相关企事业代表共计400余人共同参与此次论坛。

  论坛以“军民融合·3D打印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为主题,主要围绕航空航天产业应用、在适航认证、标准化、结构优化设计、材料研发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交流研讨,就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价值落地、打破发展瓶颈、推动创新升级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不断深化彭州本地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建设集产业、学术、科研、经济发展为一体的优势平台,深入挖掘立足彭州、面向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动能,促进政企对接,增进多方互信,凝聚广泛共识,共同形成推进彭州“3D打印”产业发展向好的合力。

  论坛期间先后举行了“军民融合·3D打印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主题演讲,“落户彭州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立足彭州·面向未来”对话,“3D打印材料、设计专题论坛”,“3D打印在适航认证、标准化、检测专题”主题演讲及“中国增材制造产需对接四川行”专项活动。

  中国工程院王琪院士、科技部中国科技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美国Drexel(德雷塞尔)大学周功耀教授等院士专家围绕“军民融合·3D打印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主题进行演讲,分享3D打印、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技术与应用。

  论坛集中签约了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D Systems、上海探真激光、凯茵特光电等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随后进行了魅力彭州推介,并举行国家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仪式为彭州搭建起了新的合作发展平台,标志着彭州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体现出彭州市产业结构正进一步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迈进。

  在“立足彭州·面向未来”对话环节,美国3DSYSTEMS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周美芳、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钎焊导管厂厂长赵淑军、GE增材大中华区总经理陈燚、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总经理赵纪元、彭州市副市长付光文等嘉宾参与对话。寻求国际与国内大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机遇,结合成都、彭州实际,发掘彭州增材制造产业特色亮点,引发思考,探索新时代增材制造产业、国际航空3D打印的机遇、前景与具体方法等。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徐宏等8位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其在行业内的真知灼见以及国外行业成功的值得借鉴的方法和趋势。

  “中国增材制造产需对接四川行”专项活动,推介彭州市情况,开展产需对接沙龙,紧紧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充分吸收企业家、行业精英及专家教授的建议,通过投资推介、相互学习交流、介绍资源和项目,进一步促进产融结合,资本、资源及项目对接,达到跨界交流、合作共赢、互助互强目的。

  这次论坛突出产业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搭建了企业与企业、园区、彭州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营造了3D打印、航空航天在彭应用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彭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贡献权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