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特别报道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岁月悠悠 善爱融融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2018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并进行助学金发放

  ■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1.jpg

●与会领导启动“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2018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左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陈鸣明(右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右一),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左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有效推进扶贫攻坚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落实教育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从2012年开始,中国青基会与茅台集团联合33家省级青基会持续开展“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茅台集团每年向中国青基会捐款1亿元人民币,资助2万名贫困学子,资助标准为每人一次性5000元。

  茅台集团表示,今年,茅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伟大号召,决定继续捐赠1亿元用于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同时,把资助重点向“三区三州”地区倾斜,更深入地投入精准扶贫。为继续反哺家乡,本年度资助额度中的一半,仍将用于资助一万名贵州学子。

  8月25日上午,四川省凉山州,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2018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这里举行。活动上,茅台集团、中国青基会授予已经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的5位优秀茅台学子“栋梁奖”,意在鼓励14余万名茅台学子发奋图强、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与力量。都灵冬奥会亚军获得者、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张昊,与凉山州民族中学春晖班学子一起合诵的《栋梁赋》,诵出了贫困学子在茅台集团的资助下自强不息,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

  8月31日下午,位于毕节市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礼堂座无虚席。“国酒茅台·国之栋梁·一路顺风”万名学子温暖送学暨2018年希望工程助学金贵州省发放仪式在这里举行。会场中整齐端坐着今年80名黔籍高考学生,他们代表了贵州籍受茅台集团资助圆大学梦的万名学子。

  这两场活动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自2012年以来,茅台集团已累计捐资7亿多元,帮助14.2万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辐射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铁道系统。“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成为了中国公益史上捐款数额最高、资助学生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重大公益举措。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大型公益活动开展以来,共青团中央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关心,每一次助学金发放仪式都有团中央的领导出席,贵州省委、省政府也将其视为与茅台相称的公益品牌来打造,使这项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大大提高。

2.jpg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杨建军(右二),茅台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卓玛才让(左二)代表茅台集团捐资1亿元人民币。

  精准扶贫向“三区三州”地区倾斜

  作为党中央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凉山是一个有着“彝海结盟”传奇故事的红色圣地,地处边远、山势险峻,贫困程度深,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8月25日上午,四川省凉山州,“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2018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上——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在致辞中指出: 在中央、省的深切关怀下,凉山州始终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牢固树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理念,强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近六年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75亿元,千方百计保就学、补短板、夯基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达1573所、在校学生113.56万,教育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团中央、茅台集团和社会各界心系凉山,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助学活动,帮助广大贫困学子圆了读书梦,用知识改变了命运,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青年人有梦追梦,我们帮助圆梦,抓住的是当下,面向的是未来。”中国青基会理事长王剑在致辞中说,今到凉山,听到看到凉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中取得可喜成就,深受鼓舞。按照团中央书记处关于支持“三区三州”统一部署,希望工程也将奋力而为、尽锐出战,携手茅台集团对凉山州2018年度建档立卡高考录取大学新生实现全覆盖资助。今年,希望工程多个项目对凉山州的公益支持将超过1000万元。王剑表示,中国青基会和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一定一如既往,恪尽职守,严细管理,高效落实,保证资助到位,让茅台集团的拳拳爱心开花结果。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三区三州”“三种人”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30年前,李保芳还在六盘水市工作期间,就曾到过西昌考察,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从西昌到宜宾,翻越大凉山,走了整整一天。当时,他对大凉山的印象,是非常明显的贫穷落后。

  “时隔30年,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凉山地区部分学生还在爬天梯上学。”再次踏足这片红色热土,李保芳感慨地说:“能在这个教育体系独特、比较典型的地方,把助学金送到爬着天梯成长成才的寒门学子家门口,意义非凡。”

  帮助一名大学生,就等于帮助了一个家庭。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茅台在“国酒茅台·国之栋梁”这项活动中资助的大学生,已经完成本科学业的有6万人,他们的背后,是6万户贫困家庭。

  李保芳表示,随着这些孩子成长成才,进入社会之后,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一定会从根本上解决家庭脱贫问题,打破家庭的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周边贫困家庭转变观念,更加注重子女读书教育,带动一片群众脱贫致富。

  “将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受助学生顺利毕业,成为国家的人才、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他们,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千万家庭摆脱贫困。”李保芳在活动现场一再表态:“茅台会坚持下去,把这件事做好。”

3.jpg

●荣获“栋梁奖”的5位优秀茅台学子在宣传展板前合影留念。

  茅台助学三大亮点为贫困学子撑起飞翔的翅膀

  岁月悠悠,善爱融融。七年光阴,大爱茅台一路走来,从山区学校到最高学府,从边远山区到大江南北,茅台用行动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大企业大担当始终如一的情怀和承诺。

  记者了解到,“茅台助学圆梦行动”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实现了“精准滴灌”;二是“无条件”的资助;三是资助之外还开始了发展类服务,即通过支持实习、实践、就业、创业来提升茅台学子的发展能力,帮助学生及其家庭更好更快地摆脱贫困。

  在8月25日举行的2018年“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公益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上,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和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专业第三方团队,发布了“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项目评估报告。

  此次评估选取样本规模大、范围广,评估组深入了新疆、贵州、山西与江西4个省份、10个县市、16所高校,其涵盖了青基会、团委、受助学生、受助家庭等253个个案,回收有效问卷2600余份。评估团队在深入调查后表示,“茅台助学圆梦行动”在受益人选择、资金递送、公开透明等关键环节严谨细密,学生收款到位率为100%,有力地确保了项目运作过程的公正性,维护了“国酒茅台 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这个全国品牌的整体公信力。

4.jpg

●发放助学金

  如今,越来越多的受助同学顺利毕业,成为国家的贤才、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

  2012届,王旭。高考后王旭被四川大学录取,在“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下顺利入学。连续5年,王旭都取得了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过两次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年,王旭以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光荣称号顺利保研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家境无择,奋斗由己。如今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继续深造的王旭,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为王旭照亮了人生道路,她也一直想要将这份爱心和关爱传递下去。本科期间,王旭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比如“向阳花”作文批改活动,与贫困地区小学生一对一结对,建立书信来往,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爱心100·爱心包裹劝募公益活动,走上街头,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劝募等。

  2013届,刘随红。在茅台集团的资助下,刘随红顺利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学习。一年后,学习认真刻苦的他,进入13级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班”。本科期间,他还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和许多其他“茅台学子”一样,刘随红也积极参与到在社会公益活动中:连续两年参加上海市智力助残“兴家家教”活动,为两个困难家庭两名同学辅导功课;发起“为山区儿童献爱心捐衣物”活动,为甘肃岷县的红崖小学的学生们送去温暖。

  2017年,刘随红被保送到上海大学机自学院快速制造中心,从事生物制造方面的研究。在生物3D打印人体组织器官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申请一项发明专利。

  2014届,沙九。出生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是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高考状元,同时也是迭部县一所并不正规的补习班的老师。

  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后,沙九得到了茅台集团的资助,不用再为自己的求学费用而担心,便拿出了州政府和团县委给他的奖励和助学金,在假期之余办起了补习班,免费帮故乡的贫困学生补习。如今,沙九辅导过的学生已经超过了2300人次,大多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大学期间,沙九连续两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综合考评成绩排名第一。前后荣获38项奖项,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

  家贫子读书,逆境出英才”,每个学子背后都肩负着家庭的希望与责任。

  凉山州民族中学2018届毕业生吉咪海发,来自四川省金阳县。家中父母吃了没文化的苦,即使家境贫困,仍执意让她们七个兄弟姐妹都读书。

  虽然子女们都上学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但无疑也加重了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如今,在“国酒茅台·国之栋梁”项目的资助下,吉咪海发不再为自己的学费担心了。

  “受助的学生都是好样的。你们在困难的家庭环境下,发奋努力、刻苦读书,成为象牙塔里面的天之骄子。艰苦的成长经历,也将是你们一生当中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大学四年,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成长阶段。”李保芳代表茅台3万名员工表达了对受助学子的期待和祝愿:“由衷地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四年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吃苦耐劳的本色,珍惜时间、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5.jpg

●助学金贵州省发放仪式

  贵州省助学金发放专家、学者为学子前程点亮一盏盏明灯

  8月31日下午,毕节市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礼堂,“国酒茅台·国之栋梁·一路顺风”万名学子温暖送学暨2018年希望工程助学金贵州省发放仪式上——

  会场温馨而又热烈。这个氛围是茅台集团和共青团贵州省委、毕节市委市政府,以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共同精心营造的。贫困学子们即将踏入大学校园,对于他们,茅台集团给予的每人5000元助学金固然重要,但学子们还需要新的航程里那一盏盏指路的明灯。所以主办方专门邀请了大学教授、归国博士、教师代表来分享自己的感悟,为这一群“国之栋梁”践行。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的致辞极为动容:今天,茅台学子的大学梦从流仓河畔启航,非常有意义。毕节是赤水河的一段,赤水河从毕节流到茅台,毕节和茅台都是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的注脚。一个大学生到了大学有两种选择,要么成为造血者,为家庭为家乡为祖国源源不断输送你的能量。要么就是抽水机,把家庭抽干榨干。“我很高兴在我们学校,尤其在穷孩子身上没有这种风气。他们懂得感恩,懂得担当。我们学校有很多自立自强的大学生典型,他们无一例外都来自贫困家庭。迄今为止,我们有3个同学把第一个月工资捐给了母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人生新起点最好的纪念,因为在他们求学期间,有来自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关注关爱。希望我们今天得到茅台助学金的各位同学,也把茅台对你的搀扶记在心上。在你大学新生活开始的时候,你比其他的大学生多了一份能量和资本,要对得起这个时代。希望你们到了不同的大学以后,能够把茅台以及共青团,还有党和政府对你们关爱的这种社会正能量,在你的生活当中进行传播。大学是最美妙的,大学的美就在于你的青春跟大学相遇,全社会的青年有机会用青春去拥抱大学的是少数,要珍惜。”

  贵州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产前诊断中心综合实验室主任、博士余蕾登台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说:2000年9月她考进了贵州医科大学,2005年毕业留校,后又分配到了附属医院。两年后单位送她到湖南国家重点遗传学实验室学习,师从人类遗传学家夏家辉院士。严谨治学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做动物实验常跟蚊子打交道,有一天,夏院士发现实验组一只蚊子腿没了,一只蚊子腿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夏院士硬是花了一天时间把蚊子腿找出来了。学习回来后,余蕾把自己的研究定在了产前诊断,考上了暨南大学妇产科博士,又攻读了贵州医科大学感染科博士。之后到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后。在国外学习,她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在自己的身上——要回到家乡,为家乡服务,改善现状,让健康出生的宝宝越来越多。余蕾用自己的成长告诉同学们,不管你以后做的什么科研工作,你只有掌握越多,碰撞的东西越多,沉淀下来的东西才越多。

  正在西南民族大学攻读农学硕士学位的黄太华,是2013年受“茅台集团”资助的数万学子之一。他在分享会上说: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一个好的学习态度,绝对不是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大学是一个扬长处补短板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狠狠地磨砺自己,也可以做一些以前没有机会做的事。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收到的监管比高中时少很多,一旦不够自律,就容易堕落。“我有一个室友,大一时,他对大学生活充满活力、追求,后来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经常旷课,有时甚至连期末考试也不去,整天宅在寝室里玩游戏。几个好朋友也曾多次劝诫过,没起作用。四年后,当我们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至今他还未毕业,更别说找到好的工作了。

  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黔东南学子简才清,是往届受助茅台学子,他分享了自己大学四年的一些经验。他说:进入大学后你首先得回答两个问题:到大学来做什么?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还是学生,学习永远都是第一要务。好的成绩是你在大学里的通行证。”简才清对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说,千万不能抱着走走看的心态虚度大学时光。他同时希望即将走入大学校园的受助学子不要因为害怕犯错就不敢尝试,“只要你敢于尝试并努力的去做到,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这是一个企业将慈善空间拓展得更宽更广的责任担当,更是一项践行精准扶贫的伟大举措。

  不仅如此,茅台是行业内唯一连续10年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连年荣获“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荣誉,还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等荣誉。

  秉持着“大品牌大担当”的社会责任观,茅台集团坚持在收获发展带来硕果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形成了一条独具茅台特色的企业发展可持续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茅台共出资90亿元用于捐资助学、兴办教育、扶贫济困、义赈救灾、环境保护、扶农兴农以及支持地方政府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

  为反哺家乡更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茅台出资近3亿元,帮助道真、丹寨、仁怀等贵州周边县市脱贫攻坚。号召赤水河沿线知名白酒企业联合中央电视台走进源头,共铸云南镇雄生态扶贫模式,援建莫桑比克小学等举措,开启了国际化的公益事业,缔造了独树一帜的茅台社会责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