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专注“墙内”的事情 政府来办“墙外”的事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凤发 媒体人

  8月7日上午,“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在济南开幕,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刘家义说,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对每一位创业者、投资者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山东机会”。(8月7日澎湃新闻)

  刘家义介绍称,山东正以最大的诚意,为创新创业者、投资者倾力营造高效的政务生态。全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9月底前将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3个工作日内完成新办企业开办手续,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4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山东将努力使任何一位投资者、创业者,无论在山东任何一个地方投资、创业,都能得到最大便利和支持。刘家义还承诺,企业家到山东投资兴业,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会组织专人专班靠上对接,帮助解决工作、学习、医养健康、子女入学入托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企业专心专注“墙内”的事情,由政府来办“墙外”的事情。承诺将以更大力度引进、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特别是青年企业家队伍,汇集起磅礴的青春力量,把企业家的“动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

  在笔者看来,省委书记对企业家的承诺,正是新时期“亲”“清”政商关系常态化的体现。企业专心专注“墙内”的事情,就是要将自己企业分内的事情干好,谋划好企业的长远发展,多为国家作贡献。

  柳传志说过一句话,企业家要干什么?有三点,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这三点就是企业家分内的事情。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明白自己手头所拥有的资源,所掌控的资源有多少,这些资源包括人脉资源、技术资源、知识储备、物质资源,根据这些资源评估自己的能力,然后确定要干什么。

  其次,企业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定战略,就是把你的业务边界划分清楚,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把战略定清楚之后,找到合适的人去做,企业家自己不要纠结于干具体的事。合适的人也就是团队选人,这个也很重要。第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和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同公司所主张的理念能不能够达成一致。第二,对专业和业务上的理解、悟性以及学习能力。

  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的成长背后就是团队的力量。团队力量增加在于企业充分地挖掘了员工的潜能,每一个员工都有无穷尽的能量和智慧,关键看企业搭建了什么样的机制和文化。记住:以人为本,就是要企业的机制和模式要顺应人心、遵循人性。

  为国家作贡献也是企业分内的事。当前,中美贸易战开打,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国民经济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广大企业家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做出更大贡献。要全面分析研判形势,准确把握其中的机遇与风险,坚定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信心和决心。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时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至于政府来办“墙外”的事情,笔者的理解就是要求政府为企业做好一切服务。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各个部门实实在在的服务。如果服务上打了折扣,只是搞形式却没有实质上的行动,企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作为社会财富创造主体的企业不能很好地发展,将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那么财政增收、改善民生等都将是一句空话。

  服务企业,解决难题是根本。时下,更多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希望获得关注和支持。就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企业管理文化知识等相对欠缺、进军新兴市场等遇到的共性和个性困难,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实效,把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切实为企业减负降压,真正为企业雪中送炭。把为企业服务作为自觉行动,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不能让企业上门求助,政府部门要先动起来,定期深入到企业中,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进行解决。

  政府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要摆正心态,不能只做样子,只有真心实意、实事求是,帮忙才能取得实效;要注意方式,多尊重企业的意愿和实际情况,灵活机智地将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坚持重商亲商安商,更加尊重市场经营主体,更加尊重企业家和投资者,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透明高效法治的发展环境,建设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