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生余 王建朋
8月1日7:45左右,南京LG新港新技术有限公司报关员徐文在公司电脑上办理一单笔记本电脑面板进口报关业务,不到8点就办妥了。他说,“这是从越南进口的3200台面板,金额1.66万美元。因为是电子产品,对时效要求特别高。今天的报关手续办理很顺畅,比以前节省一半左右时间。”
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8月1日起,海关进出口货物实施整合申报,原报关单、报检单合并为一张新报关单。原报关报检申报系统整合为一个申报系统,通过录入一张报关单、上传一套随附单证、采用一组参数代码,实现一次申报、一单通关。此次整合申报项目是关检业务融合标志性的改革举措,将改变企业原有报关流程和作业模式。徐文拿到的新版报关单,正是报关报检整合后,在新“中国国际贸易(江苏)单一窗口”系统中自动生成的。
“我们公司年出口10亿美元左右,要办理报关4000多票。以往分别在海关、检验检疫两个系统录入。现在只要录入一次,上传一次单证,生成一份新的报关单就完成了申报。以每票申报节约10分钟计算,一年可节约700小时左右工作量。”徐文说,因为报关流程的整合,公司已在考虑重新调配关务部人员,减少1人调整到其他岗位。
南京海关人士表示,整合申报是海关机构改革实现改头换面基础上脱胎换骨的第一步,是关检业务全面融合的标志性改革措施。因为改变了企业现有报关流程和作业模式,广大进出口企业感受最直接。经过梳理整合,原来报关、报检共229个申报项目合并精简至105个,统一了国别(地区)、港口、币制等8个原报关、报检共有项的代码,其中7个采用国家标准代码或与国家标准建立对应关系。海关简化整合进口申报随附单证,将原报关、报检74项随附单据合并整合成10项,102项监管证件合并简化成64项。
关检融合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如联合办公、统一标识、一支队伍等,更体现在把关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整合申报项目对下一步一系列关检融合举措具有引领作用。
8月1日前,南京海关针对省内进出口企业、报关代理企业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和相关宣传,实现省内代理报关企业、自主报关企业、生产型企业培训全覆盖。从7月25日开始到7月31日,南京海关在全关区进行试运行,总体平稳,31日新系统办理的报关单数量已超过80%。
相关人士介绍,南京关区进出口业务量大,报关单量居全国第三位,2017年共有685万单。同时,全省有700多家代理报关企业,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其中不少规模企业都有自己的关务信息平台系统。2012年开始,南京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交换业务,将报关公司重点客户的数据直接导入海关预录入库中进行申报,不用重复录入,既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使得数据差错率接近于0。目前南京关区采用导入方式申报的企业共有103家,2017年导入单量202万单,占关区全部报关单量的29.5%。报关单整合申报后,这种优势更加彰显。
江苏众城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负责人王刚说,公司每天要办理650多票报关业务,一年报关单总量超过20万单。原来接到客户电子数据后,公司业务员要在“单一窗口”手工录入,有时要用七八个小时。现在在新系统端口将重点客户的电子数据与“单一窗口”无缝对接,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导入,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差错率。“对我们公司而言,整合申报涉及人员、系统、办公用房等,一年可节省成本约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