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服务于民,探索强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新路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四川省首届“创新社区治理,建设智慧社区”研讨会召开

1.jpg

四川省首届“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智慧社区研讨会”现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之际,中共四川省委召开第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决定,部署全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2018年7月6日,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贯彻省委全会精神,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指导下,四川省和谐事业促进会、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在成都市联合举办“四川省首届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智慧社区研讨会”,省老领导韩邦彦、李洪仁同志以视频、书信方式参加研讨并表示祝贺。成都、遂宁、绵阳、南充、德阳、眉山等街道社区负责人150多人,各省市在蓉商会、协会、基金会、投资公司负责人110多人,已进入或准备进入社区服务产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代表280多人参加研讨。四川省和谐事业促进会秘书长、四川西部经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平教授,受省社科院原党委副书记、川和会会长、西研院院长桂大成教授委托参会致辞。中新社、民主与法制时报、人民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成都晚报、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新浪网、今日头条等10多家媒体参加并报道。

  研讨会紧扣“创新社区治理”一个主题,以主旨演讲、提问互动、专家点评方式,聚焦研讨当前创新社区治理的方向、任务、动力三大课题,形成了三大共识。

  一、 创新社区治理,要坚持正确导向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知名社会学家郭虹教授,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社区治理》主旨演讲中指出: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实施党的十九大部署,“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重点和突破点在创新社区治理。她以社区治理的成都实践为例,分析创新社区治理的正确导向。2010年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发布《完善城市居民自治机制试点方案》,提出“还权、赋能、归位”三个总体要求,启动社区治理体系三步曲:第一步,政府实现“管理职能调整”,还自治权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第二步,构建“社区自治机制”;第三步,大力培育社区组织。2016年起,成都市又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打造“一核多元、三社联动、合作共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与会人员反应:主旨演讲新、实、精、准,对中央导向和成都经验有了新的认识。

  二、创新社区治理,要建设服务体系

  四川省和谐事业促进会城乡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杨志刚副研究员,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是服务民生的通道、是创新治理的抓手。根据国家民政部等16部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四川省民政厅等16厅委《四川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在中、省社科院指导下,四川省和谐事业促进会、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历时一年研制的《共享社区公益智慧服务系统建设营运方案(2018)》今天正式发布。《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为指针,分组织系统、运营系统(服务机构)、供给系统(包括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智能服务、公益服务四个子系统)、支撑系统、多元价值、实施进展6大部分,各部分又为机构功能、服务业态、资源整合、绩效评估等细目,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施工图”,经50多个社区落地实验,收效很好。杨志刚主任特别介绍,四川饶生科技公司联合相关高科技企业,研发的“智慧社区终端设备单元电子门禁系统”,可实现多网互通、政务联通、多元服务,在11个小区免费安装使用,效果很好。该《方案》和该系统的投建营运方式,受到热切关注。

  三、创新社区治理,要培植产业动能

  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是全国社区发展治理创新先进单位,为探索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2018年3月成立了四川省首家社区服务公司——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以发掘居民需求痛点和市场服务盲点为目标,通过“公益化+市场化”运作,为推动社区生活服务便利化、品质化,加快实现社区服务产业化作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该社区管委会朱九林主任,应邀到会作《社区工作创新与服务产业公司化运作》主题演讲,对社区工作创新与服务产业公司化运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和交流:坚持多元参与,注重双重属性,增强社区造血功能。一是“集资”成立社区公司。由黉门街社区居委会注册成立成都黉门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并控股(51.1%)。再联合武侯资本、云峰资本等其他社会企业成立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都黉门居民服务有限公司相对控股(37%),各股东按持股比例分别占一定席位并按照实缴出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同时,向社区居民开放股份认购渠道,目前已有26名社区居民以有限合伙公司的形式,投资39万认购持有公司3.9%的股份。二是“众筹”设立公益基金。设立黉门街社区公益基金。将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的20%,以及社区居委会的全部入股收益注入社区公益基金,确保基金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爱心企业捐赠、社区爱心人士捐赠、网络募集善款、义卖活动等,现已募集公益基金14.6万元,用于开展社区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社区居民及子女教育等公益项目。三是“共商”建立公司制度。建立资金监管制度,由社区纪委成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社区监督委员会,对社区居委会依法取得的股份收益进行监管;规范公益基金收支管理,定期公开基金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公益项目设立和开展情况等重要信息。完善公司内控和公开制度,加强对重点岗位、重要部门、重要环节的风险监督和防控,实现社区财务信息、公司企务信息、居委会居务信息“三公开”。

  黉门街社区居民服务产业化发展、“公益化+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让与会各单位代表尤其社区工作者很受启发,大家一致认为:在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下,引进社会资资本,挖掘居民资源,盘活社区资产,形成多元利益共同体,开发居民服务项目,发展社区服务产业,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社区治理的重要支撑,更是未来数十年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风口”。

  遂宁成都商会秘书长吕强,代表四川省和谐事业促进会、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省百呈和瑞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百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四川野居乐房车露营地管理有限公司、四川饶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养老产业商会、成都远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遂宁成都商会10家发起单位,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设立四川省城乡社区服务产业协会的倡议书》。10家发起单位负责人举行了发起人签约仪式。广大参会者纷纷表达了加入协会,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和建设、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意愿。

  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钟世钦将军、云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志军将军、四川省军区原副政委黎明将军、原成都军区总医院高级专家曾祥元教授,全程参加研讨,对本次会议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何协 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