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特色国防经济学新力作 ——评《军事经济学说史》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经济学家周报》副主编 白卫星

  经济建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世界大国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对此,我国历代领导集体及其核心都非常重视。习近平同志曾于2014年8月就明确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认识和处理的重大课题。”(《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作为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国防经济学,必须大力创新,不断提供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此,原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方正起教授,带领十多位专家学者,全面梳理和提炼国防经济学说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编辑为《军事经济学说史》,并于2017年4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著作篇幅宏博,共分为绪论和三篇十六章内容,约60万字。以国际视野,研究世界各国军事经济学说发展历史,鉴古知今,探究军事经济学说的精华和发展脉络。以发展视野,针对军事经济学说发展的实际,洋为中用,不断揭示学科发展趋势和规律。既有助于及时吸收、传承人类社会宝贵的军事文化遗产,为中国特色的国防经济学科体系夯实基础,又有助于我国国防(军事)经济改革和发展,更好地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是国内系统地反映军事经济学说发展现状的价值极高的理论专著,是中国特色国防经济学新力作。其主要特点是:

  一、视角独特。如何划定不同时期,是任何学说史研究的分歧焦点和难题。本著作以历史发展为轴线,将军事经济学说划分为军事经济学说产生以前的军事经济思想和冷战前、冷战时期、后冷战时期的军事经济学说等四个发展历程,脉络清晰,点面兼顾。较好地克服了单纯以战争样式、战争手段、社会发展时期、意识形态和国度划分军事经济学说发展时期的不足,突出了以军事经济学说自身发展为核心,综合学说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发展阶段、意识形态、物质技术基础、战争样式和手段等多种因素,有利于全面分析和更好地揭示军事经济学说的发展规律。

  二、观点新颖。不仅对历史上有影响的军事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对以往涉及不多的一些军事经济思想也给予充分关注,尤其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思想研究,系统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经济学说体系。同时,对后冷战时期,军事经济学说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等,提出了诸如“必须对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做出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同心协力做好军民发展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等许多新的创见。

  三、内容丰富。以理论跃升为主旨,概括阐述军事经济学说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探讨军事经济演说的“源”与“流”或“来龙去脉”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在“源”的追寻上,不仅继承了以前研究成果的基本源泉,研究了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分析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军事经济思想;而且对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论的军事经济思想作了初步的有益探索。另外,对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军事经济思想进行分别论述,有利于更精准地揭示思想及其应用的阶级性特点。在“流”的探究上,始终坚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客观地反映学说内容,紧扣时代特色进行分析,既囊括以前研究成果的基本史料,又增加近20年的新素材,更多地体现了军事经济学说的发展成果。

  四、体系完备。以学说史研究的逻辑范式为基础,坚持统分结合、中外一体。每篇都有概述,每章都有简评。对每个国度、每个时期军事经济学说的探索,都以时代背景为基础,着重论述其基本内容。另外,在同一篇中,既有中国的,又有其他国家的,使中外合为一体、对照研究。这种体系结构,既有利于对所介绍的学说内容做出系统概括,探寻其特色与应用价值;又有利于注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讨军事经济学说的形成条件、理论渊源与发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