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喝不醉的RIO,挂不住的55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谢伟

  RIO鸡尾酒一度站到了行业巅峰,但是在经历了顶礼膜拜之后,很快又跌入谷底,被行业看衰。如今的RIO虽然走在了重生的路上,但是能否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预调鸡尾酒行业前景又如何呢?

  扭亏背后的内忧外患

  RIO在经历了从2014年的飞跃到2016年的断崖之后,现在进入了平稳回升期。根据RIO母公司百润股份最新财报显示,去年营收为11.72亿元,同比增长2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224.23%。其中预调鸡尾酒业务虽然实现了1.38亿元盈利,但是如果按照承诺的7.06亿元盈利来算,也仅仅完成了17.7%,并不乐观。

  虽然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却是缩减营销费用和大幅裁员。百润股份在2015年的巅峰时期营收为23.5亿元,其中营销费用高达9.22亿元,2016年虽然出现了业绩的断崖式下跌,但是营销费用却不见减少。

  2017年,百润股份的营销费用已经缩减到4.37亿元,同比缩减了四成,员工人数和薪酬也同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销售人员从2015年的3000余人缩减到800人。

  虽然实际业绩与预测承诺存在较大差距,但巴克斯酒业依旧是百润股份的顶梁柱。2016年和2017年对于百润股份来说,就像一场噩梦。

  经过2015年的“腾飞”,RIO鸡尾酒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出现了2016年的暴跌亏损,这直接导致了百润股份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亏损。据财报显示,巴克斯酒业的预调鸡尾酒营业收入达到102904.42万元,占百润股份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87.81%。

  “身价”100块的RIO神话

  RIO鸡尾酒前几年在中国的风靡,要归功于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明星代言、热播剧植入、综艺节目冠名,那时的RIO无处不在,一时间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而RIO今天的败局,也与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脱不了关系。

  大量热播剧和综艺节目的植入,让很多经销商疯狂囤货,这导致了大量的货物积压。最重要的是,如此大量的广告投放,已经给百润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015年RIO的广告成本高达3.3亿元;2016年上半年广告花费1.54亿元,在总成本中占比高达1/3。

  在RIO鸡尾酒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之前,当时的巨头冰锐一直占据着老大的位置,RIO发力之后,在2014年超越了冰锐,并凭借出色的营销策略,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虽然RIO是近年来才被大多数人认识,但是根据其商标的注册时间可以看出,RIO其实最早在2004年就申请了商标,于2006年11月注册成功。

  可以说,早在十年前RIO就已经上市,只是长久以来默默无闻,未被广泛关注。说到RIO,就不得不提百润股份的总裁刘晓东,早在十几年前,刘晓东就对夜场鸡尾酒的亮眼销售额心动不已,100多位香烟香精客户一年的销售额,抵不过夜场一套鸡尾酒一个月的销售数字。在啤酒、洋酒、饮料三分天下的夜场市场,刘晓东剑走偏锋,伏特加和果汁配在一起,一个酒不酒、饮料不饮料的新产品——RIO预调鸡尾酒就此诞生。

  但是起步阶段的RIO路途坎坷,销量不佳负债连连,此时百润为了不影响当时的上市计划,欲放弃RIO的生产商巴克斯酒业,但刘晓东并不愿意放弃,所以刘晓东等17位自然人股东用100块钱,买下了当时负债几乎达2500万的巴克斯酒业,刘晓东持股51.74%。自此,身价100块的RIO,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破局之路”。

  2012年开始,RIO更换全新包装,并开始了地毯式的广告轰炸;2013年开始明星代言策略,当时邀请的明星是周迅;2014年,RIO的广告大量出现在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比如电视剧《何以笙箫默》、《杉杉来了》等,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天天向上》、《中国新歌声》等,都是当时电视台最火的节目,此时RIO产品覆盖至200个主要城市;到了2015年, RIO一举拿下65%的市占率,销售规模也从2013年的1.86亿元一路飙升到2015年的22.13亿元,销量最好时平均每3秒卖一瓶。

  在国内预调鸡尾酒的发展初期,RIO选对了路,营销策略相当成功,如愿当上了行业老大,也曾被誉为“财富神话”。当年100元卖掉RIO的百润股份,此时以“天价”55.63亿元买回RIO的母公司——巴克斯酒业100%股权。

  百润的股价也因此从不到20元一度猛涨至上百元,这场100元变55亿的“魔术”完美谢幕,这匹黑马更是华丽得无可挑剔。

  过山车

  RIO鸡尾酒的大火,让同行眼红了,也过高的预估了鸡尾酒的行业前景,诸多企业纷纷加入鸡尾酒行业。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巨头,汇源果汁、喜之郎等知名饮料企业也伺机推出了各自的预调酒产品。但是定位年轻化的预调鸡尾酒,往往与巨额的植入与推广相捆绑,也导致了厂家成本居高不下,为企业的亏损埋下了伏笔。

  2016年,RIO的母公司百润股份巨亏1.42亿元,而RIO则成为拉低业绩的罪魁祸首。RIO巨额的广告费用也在拖累百润股份的业绩。

  2016年RIO的广告费达到2.47亿元,甚至高出亏损额近1亿。业内人士曾指出,百润股份过分重视广告宣传,但却忽略了产品在市场上真正的表现,成于营销,却也败于营销。

  抄袭与被抄袭

  由于RIO的“高调”,使得鸡尾酒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李鬼”,在百润股份2017年的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涉及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多达10项,一时间,市场上出现了GMTN鸡尾酒、DID鸡尾酒、RIQ鸡尾酒、RTO鸡尾酒、RXO鸡尾酒、ODN鸡尾酒,均擅自使用跟RIO极为相似的包装和装潢,从瓶身到颜色均相差无几。

  从包装上来看,两款商品相似度确实很高,目前三得利公司旗下产品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这会对该产品未来进入中国市场造成巨大损失。目前RIO的市场表现依然没能摆脱巨额营销、广告费换取市场的模式,如果此次官司失败,对于该公司来说将是不小的冲击。

  缓慢复苏仍有空间

  从百润股份2017年的财报来看,业绩处于低速复苏期,要知道RIO在预调酒市场的份额高达70%,“伤口”已经结痂,有望迎来新的转折点。随着近两年鸡尾酒市场的狂热退潮,已经剔除掉了追求一时新鲜的消费者和投机淘金的企业,留下来的,已经是最核心最忠实的圈层,市场层面稳定而良性。

  当然,从鸡尾酒近几年起伏的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无法对其未来进行很准确的预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消费群体,鸡尾酒想要成长到更大规模,仍然面临诸多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