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应用“智能+”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自从供水线路安装上线路故障定位仪,线路释放的故障信号,会以短信形式直接推送到绑定的手机上,故障的时间、地点、范围、类别都注有明确的详细信息,为职工处理故障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支撑。”4月16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副经理李宏刚在谈到创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时,对线路故障定位系统新技术应用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立足自身实际,以打造“绿色安全电网”为契机,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以打造“智能电网”为重点,整合现有资源,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渠道,先后在各变电站实现站内安保系统智能化改造,提升了变电站环境设施安全系数;直流系统创新应用改造,实现了主备两套直流系统同时运行且不可互相充电,解决了系统切换瞬间停电导致设备误动作的难题;同时,继续深化设备二维码管理应用,做到“变一点,改一片”,及时更新二维码设备参数和资料,做好备案;加大“无人机”巡视线路力度,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确保两条高压输电线路“零隐患”可靠运行。
“通过一系列改造,线路运行可靠性大大提升,由以前线路发生故障到处理恢复送电大约3天时间缩减到1天,不仅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90%以上,为线路运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该公司供电所所长岳庆说。(张辉 曹川)
“冠名制”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现在咱公司不但对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奖励,还实行‘冠名制’,让咱‘名利双收’,大家的创新热情一下子高涨了很多。”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创新项目展览区,职工们正围在一起热议这项点燃职工创新激情的有效举措。
据悉,“冠名制”是该公司为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根据职工创新项目的实际推广与产生的效益,由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小组对创新项目进行审核评定,对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安全效益的项目,以发明人“姓名(或姓氏)+项目名称”的方式进行命名,并及时推广应用。该制度实施以来,职工创新热情高涨,同时也为创新项目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
目前,该公司已对近30项创新成果进行了“冠名”推广,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创新热情,在全公司形成了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李超 权鑫)
让幸福之花绽放
“真是太方便了,三千米的巷道以前走得再快都需要半个小时,现在骑上这‘宝贝’只需十分钟,就像踩着‘风火轮’!”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综采一队检修班的王鹏最近工作激情高涨,格外兴奋,因为矿上给职工配备了“共享单车”。
近年来,该矿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己任,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为目标,以群众意愿为各项工作出发点,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盼,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针对职工停车难,该矿扩增停车场2178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20个;为了让职工每天都能穿上干净的作衣,该矿将原先洗衣房升级改造成为自助洗衣房,新增自动洗衣机2台,烘干机2台,每天可免费为职工清洗工服800余件;针对矿区路面坑洼、雨水聚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环境及职工正常通行,该矿对矿区外4200平方米、矿区内9000平方米地面进行了沥青铺设,配套设置了醒目的交通标线,完善了排水系统,做到地面不存水、雨天不湿鞋,实现了道路的美化、靓化和宜人化;该矿持之以恒打造园林式矿井,在厂区种植三叶草20000多平方米,栽植连翘50余株、月季400余株、冬青1900余株等绿色植物,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让职工穿行绿林花海感受自然之美;该矿还开设了24小时职工食堂,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爱心服务站、井口信息站等,该矿在民生领域出实招,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职工是企业安全高效发展的推动者、企业财富的缔造者,也是企业发展成果的分享者。该矿工会在充分掌握职工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协会,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让高雅艺术走进矿区,让幸福之花在矿区绽放。(倪小红 董涛 徐泳铎)
智能化“刨根问底”大讲堂结硕果
薄煤层、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陕煤化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成功应用推广,并作为参观的亮点赢得种种点赞,使得这一技术在广大职工心目中不再神秘,越来越多的职工自愿自觉走入一号煤矿智能化“刨根问底”大讲堂,学习先进技术理论,不断充实智能化开采技术后备力量。
智能化“刨根问底”大讲堂是一号煤矿综采队为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在区队组建的学习课堂,主要以技术人员、区队高级技师讲授及相关人员现场交流探讨日常故障的处理方式为支撑,技术达人深入浅出地讲授使得“大讲堂”走入了职工内心,职工从最初培训学习的惶恐、胆怯到现在的“早到晚退”,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现在接近30人的固定学习交流团队,从最初的带有疑惑并洗耳恭听到现在学习现场的激烈交流,从最初出现问题厂家出方案解决到现在职工自己淡定娴熟的解决,种种变化显现,新技术培训迈入了常态化与精细化轨道,智能化“刨根问底”大讲堂深入人心,作用显著。
截至目前,“刨根问底”大讲堂已举办12余次,讨论解决各种故障及疑难杂症44条,职工发明创新成果14项,涌现出王新舰、高晓伟等优秀技术工人。(张英 薛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