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启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首批7个城市试点
四川省启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探索适合四川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模式。日前,记者从省科技厅、省金融工作局获悉,第一批有7个试点城市。
首批试点城市中,德阳、乐山、广元为综合试点城市。泸州、宜宾、攀枝花、南充主要围绕各自产业优势,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其中,泸州主要围绕化工、食品、能源产业进行试点,宜宾主要围绕精密模具、特种材料、大型装备制造和特色农业进行试点,攀枝花主要围绕钒钛产业链和绿色旅游进行试点,南充主要围绕油气化工和新能源产业进行试点。
3年试点期中,上述试点城市还将从财政投入方式创新、科技金融股权融资、科技金融债券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科技保险、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根据相关要求,四川省将发挥试点城市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相关经验并在全省推广。(新华网)
四川将在普通公路上建服务区首批确定18个市州试点
四川将围绕10大旅游目的地,打造“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试点建设项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近日透露,正在制定《四川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两个示范工程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建设,并率先在普通公路上试点建设服务区。
四川“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试点建设项目位于省内十大旅游目的地,包括大成都国际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峨眉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嘉陵江流域文化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大秦巴山冬滑雪·夏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川南长江流域度假旅游目的地、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大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大香格里拉-环贡嘎世界高山生态旅游目的地等。
到2020年,四川将基本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无缝对接、安全高效”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配套设施服务将更优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厕所标准化和重点旅游线路的旅游厕所全覆盖。探索在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汽车露营站、旅游服务站等特色设施,引导发展“落地自驾、异地还车”自驾车租赁网络。
还会引导自驾车房车旅游、水上交通旅游、特色铁路旅游,并支持低空旅游线路开发。
作为四川“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措施之一,普通公路也将建服务区。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首批确定了18个市州试点,涉及G318、G248、G244、S106等13条国省干道。但不是所有路都有条件建服务区。(严丹)
四川将建“政府资源目录梳理”有序开放公共大数据资源
2017年四川将继续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投资力度,构建“政府资源目录梳理”,促进政府公共大数据资源有序开放。
四川省经信委巡视员李建疆认为,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时期,大数据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核心驱动,四川省和成都市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大数据部门。2016年,四川省在大数据产业上投入政府扶持资金6000万元,今年还将继续增加。
四川省经信委大数据处副主任杨昌茂介绍,在大数据发展上,政府要从四个方面引导:促进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开放;鼓励企业及公共服务采用大数据手段;大力支持大数据技术研发;引导产业融合,特别是引导传统产业采用信息化手段。
杨昌茂认为,大数据交易产生价值,更多的是在应用体系下的数据资源应用交易,大数据交易本身量并不大。“政府资源目录梳理”有利于数据标准公开,使得大数据资源有序开放,从而更好地产生价值。(袁秋岳 江毅)
四川扩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范围88个贫困县全覆盖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2016年70个贫困县开展统筹涉农资金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扩大试点范围,新增18个试点县,对88个贫困县全覆盖。试点县可对省级及以下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进行统筹整合使用,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通知明确新增18个试点县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的范围参照此前试点。按规定,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的范围在中央层面,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19项资金,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 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等8方面的支出);在省级层面,为上述中央资金的省级配套资金和与上述中央资金共同承担支出责任的省级资金。此外,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资金, 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精准有效使用资金。 (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