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圆通到顺丰:快递业“盘点”时代已然来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张桦

  作为此轮快递公司上市潮的收官之作,顺丰近日借壳上市的完成,预示着中国快递公司的结构性转变正式开启。

1.jpg

  2月28日,顺丰控股再度涨停,收报66.8元,继借壳“鼎泰新材”上市敲钟后,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就高达66.79%。

  就在四个月前,圆通速递采取相同方式,借壳完成登陆A股市场的临门一脚,随后申通、中通、韵达陆续跟进,截至2月24日顺丰上市,中国民营快递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前五的快递公司,已全部走向资本市场。作为此轮快递公司上市潮的收官之作,顺丰借壳上市的完成,预示着中国快递公司的结构性转变正式开启。

  事实上,快递公司快速发展后,纷纷选择借助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根本上讲,快递公司靠承包租赁方式很难持续下去,于是一些快递公司布局商业零售网点,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结合;另有公司借助上市筹集到的资金,建设现代化物流仓储基础设施,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快递企业正实现转型升级。

  然而,转型升级也伴随着阵痛。首先就是成本问题。作为快递公司的核心,如不能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公司将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现在一些快递公司主要依靠雇用临时工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它不仅会导致公司服务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大规模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发生。

  其次则是人力资源问题。建立现代化的投递职工队伍,是快递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顺丰将工作中受到侮辱的员工邀请到证券交易所敲钟,体现了公司对基层职工的尊重。当前许多快递公司经营规模不断膨胀,但公司内部却人员臃肿。一些承包网点的职工缺乏基本职业道德,他们不仅消极怠工,更有借助投递工作之便,从事入室盗窃等行为发生。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快递公司须下大力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借助于现代化设备,对职工上班期间行为轨迹进行及时跟踪,以确保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害。

  另外,快递公司在对筹措资金的使用上也需得当。部分快递公司上市后,利用筹措资金疯狂扩张,在一些中小城市兴建商业网点,这种做法本身对于开拓市场可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若缺乏成本效益概念,大面积亏损或将难以幸免。

  而快递公司在进行商业布局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如部分电商企业试图借助传统邮政企业进入中国乡村,但目前乡村地区邮政服务需求量正迅速萎缩,如果投入大量资金布局乡村,最终也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

  最后,公司需考虑到比较优势问题。快递公司的核心是人力资源,可是,一些快递公司上市后,实行多元化经营,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试图借助于资本市场实现企业高速发展。但事实证明,如果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公司没有为快递服务注入必要资金,其发展将会出现异化现象。

  中国快递企业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正在进入全面盘点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快递公司选择挂牌上市,是个好现象。但公司创始人也应当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消费者信赖,获得投资者青睐。毕竟,快递公司挂牌上市不是终结,而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