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近日,在呼伦贝尔召开了“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当地政府更在“新一季”旅游规划中做足文章,主打“草原、民族、边城”三种风情。
■ 张玮
“大自然的力量造就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山山水水的风光;世世代代繁衍和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近代历史的发展把这里定格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游客感受呼伦贝尔比较容易,但真正解读它的美,需要一个过程。”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秦义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草原、民族、边城”三种风情
近日,在呼伦贝尔召开了“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当地政府更在“新一季”旅游规划中做足文章,主打“草原、民族、边城”三种风情。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
呼伦贝尔旅游局促进科科长李洁韬介绍称,除了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呼伦贝尔境内还有12万平方公里森林、2万平方公里湿地、3000多条河流和500多个湖泊;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有480余种,野生植物有l600余种,被誉为“北国野生动植物的天然王国”。
呼伦贝尔有蒙古族、中国“三少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42个民族,这里丰富灿烂的原生态文化之“美”,也成为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力点。
近百年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俄罗斯族,至今依然保留着住俄式木刻楞房、洗桑拿、穿裙装、围头巾、烤列巴、做果酱等风俗习惯。独特的民俗风情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朝鲜民族乡新发乡,游客在此可以看到青色、蓝色屋瓦的民族特色的小屋身着朝鲜族服饰、相互用朝鲜语交谈的村民。当地民众金大一告诉记者,作为朝鲜族集聚区,当地居民的饮食、起居、服饰、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方面依然保持传统习俗。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北部的满洲里市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随处可见的欧式建筑、时常可以偶遇的金发碧眼,这座小城处处彰显着异域风情。
2012年起,中俄双方签订了文化交流协议,约定每年夏季在额尔古纳市的室韦口岸举办“中俄界河大舞台”。
秦义介绍道:“内蒙古18个全面开放的口岸,呼伦贝尔占了8个。这里处在中俄蒙经济走廊最重要的节点位置,跨境旅游合作潜力巨大。”
数据统计,2016年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1553.62万人次(不包括一日游),同比增长9.63%;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7.29万人次,同比增长21.0%。
秦义强调,在下一步旅游工作中,呼伦贝尔将重点打造保护和发展生态及文化资源、加强区域和跨境发展合作等“十大工程”。
“最”“源”“独”唱响世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表示,内蒙古旅游即将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依托当地“最字号”、“源字号”、“独字号”的旅游资源唱响世界。
10日,内蒙古旅游发展大会落幕,而有关内蒙古旅游探索和发展的话题在各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地袭来:除了草原,游客到内蒙古还能看什么?
李纪恒在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内蒙古旅游资源富集、禀赋优异,按照中国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衡量,旅游资源8个主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民间习俗)内蒙古全部具备,34个亚类具备30个,181个基本类型具备112个,其中很多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同类资源中都是“最字号”、“源字号”、“独字号”。
春草发芽的时节,埋伏着“亚洲最大功能性矿泉群”的阿尔山依然白雪皑皑,源源不断的中外游客被冰雪世界和温泉海洋的“冰火两重天”深深吸引着。
阿尔山市政府官方表示,阿尔山是中国乃至亚洲不可多得、面积巨大、环境优良的生态型旅游度假胜地,如今要将当地的“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打造世界级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地。
“呼伦贝尔有270万人民群众、42个民族。特有的多民族文化资源构成呼伦贝尔最大的吸引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秦义如是表示。
中国“三少民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传承千百年,依旧保留着它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
呼伦贝尔市旅游局局长托亚告诉记者,近几年,更多中外游客愿意跋涉至这些原始部落中,感受狩猎文化、使鹿文化、契丹文化以及俄罗斯文化等多元原生态气息。
额尔古纳政府官方表示,蒙兀室韦是世界蒙古人顶礼膜拜的圣地,当地政府将其从仙人柱到蒙古包的演化系列、狼文化、狩猎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异同串连起来,向世人讲述蒙古民族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旅游将蒙古之源文化传承下去。
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的满洲里市,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异域”风情不断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
满洲里承载了百年历史风雨的洗礼,曾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
当地旅游局官方介绍道,碧波荡漾的呼伦湖,悠久深远的扎赉诺尔文化,庄严肃穆的中俄界碑,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等,俨然将这座小城装点成一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的优美画面。
李纪恒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内蒙古旅游业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据悉,2016年,内蒙古接待中外游客9805.32万人次,同比增长15.19%。草原、民族、边城三种风情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