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何光均:从“菜鸟”到“行家” 研发总监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14年来到信泰,主导建立创新中心,何光均仅用了半年。创新中心的成立,使得信泰在研发设计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在何光均看来,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可能是这个企业的产品,也可能是这个企业的制度与管理,但是所有这一切必须基于企业的研发与设计能力。

  随着信泰的稳步发展,何光均所领导的创新中心团队,也在不断扩大。他相信,在研发力量的推动下,信泰将在“高端”制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越是不明白的 越要去接触它

  

  “初到信泰时,公司就已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内部设了多个研发部门,但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整个研发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何光均看来,成立创新中心,需要将所有研发部门有效串连起来。

  出乎他意料的是,公司领导在听完他的建议后,给予了最大力度的财力支持,仅仅半年时间,人员扩招、场地布局、制度拟定……所有事情何光均都亲力亲为。信泰创新中心的成立,可以说是信泰研发力量的升级。如今,该中心下设经编研发部、飞织研发部、梭织研发部等多个部门,共有研发人员近200人,这在同行里是非常少有的。

  而信泰之所以能够成为安踏、乔丹、李宁、特步、361°、SKECHERS、NB、Reebok等国内外体育品牌的认证供应商,正是基于其强有力的创新能力。

  在对各个研发部门进行细分之后,何光均还牵头成立了产品部,“产品部是服务于所有研发部门的,各研发部门设计出来的产品,需接受产品部的测评、考量,并判断其是否适合量产。在将产品推广给客户时,产品部也会将相应产品的设计理念、工艺参数、测试报告等,完整提供给客户,大大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何光均告诉记者,好的产品再配上好的包装跟推广策略,其市场局面很快便会被打开。

  对前沿资讯有敏锐洞察力的何光均,已经领导信泰研发团队设计出了数百款2018年秋冬材料,其中包含主推款、创新款、跑量款等。

  在何光均看来,掌握前沿资讯,是塑造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我对新事物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我创新的机会,一定要琢磨一番,是不是自己可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或者拓展开来,为我所用。所以,越是自己不明白的,越要去接触它,这样从中获得灵感的几率更高。”

  

  多数创造性思想

  缘于思维角度的改变

  

  “绝大多数创造性思想都是缘于思维角度的改变。”从事研发设计十几年,何光均有如此感悟。在他看来,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等方面去想,这样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比如开发产品,你最好把自己当成服务终端,考虑客户及中间环节,对每一环节都进行考察,是不是可以做得跟别人不一样。也可以把自己当成竞争对手去思考,这样你就可能发现问题并加以革新和完善。”何光均说,这是换位思维。

  何光均对于中心的管控有一套既“紧”又“松”的制度。针对每个部门,他会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下达相应的研发任务,并每周进行一次进度管控和计划调整。在此过程中,他允许研发人员遇到瓶颈随时可以“走出去”寻找灵感。“走出去往往会有意外收获。”何光均说。

  近几年,何光均也意识到了消费趋势的改变,“以前消费者买东西更多是注重外型,现在既要外观好看,又要穿起来舒适,这就要求我们在研发设计产品时,要赋予产品更多功能。所以我鼓励研发人员要敢于创新,发散思维,想想数十年后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把目标聚焦到具体领域,这些想像结果或许就可以作为研发灵感。”何光均常对自己团队说:从一名材料研发领域的“菜鸟”变成如今的“行家”,关键在于“实践胜于理论,学做生活有心人”。

  “只有亲身经历一些事情,你才可能在某方面形成独到的见解,做研发更是如此。所以,有时候不一定要有成熟的想法才去做,应边做边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收集资料和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知识和资源,洞察前沿信息,这些都是研发人员拥有创造思维的基础。”何光均表示。(巫舒静 王家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