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鹏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摩擦和融合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展开。这种背景下,高职学生因为生理、心理以及知识、素养等因素制约,思想上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表现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这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现状,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创新思路和方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高职院校自身存在问题
(一)缺乏素质过硬师资。我国专职从事高职思想教育的人员较少,素质也有待提高,有资历的高素质专职思想政治教师和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两课”教学带头人不愿到高职院校就职,从事辅导员、班主任等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也由于压力过重等原因流动性极强,致使高职院校学术氛围不高,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欠佳、稳定性差。
(二)重技术技能,轻思想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只重视技术技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离学生的实际很远,离现代生活的实际也很远,学生“不感兴趣”。
(三)重数量,轻质量。高职院校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忽视学校的整体质量,使得许多学习态度不端正、品行较差的学生也进入了高职学生队伍,让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困难。
二、高职学生的时代特点
和思想状况分析
(一)时代感强,政治观念模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伴的新观点、新思潮赋予高职学生强烈的求新意识,自我实现、变革创新、以人为本以及价值判断上的多元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由于高考失误或平时成绩较低,进入高职院校,与自己的理想大学相去甚远,内心感到压抑,认为低人一等,自卑、迷茫,思想懈怠,缺乏政治热情,因此思想散漫,在政治心态上有不同程度的偏激和幼稚,采用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问题。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意识强。经过高考录取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是,高职院校并不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部分学生入学后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调整好毕业后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工作的心态。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动力,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学习自觉性不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他们重视追求自身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注重自我实现,崇尚自我奋斗,个人的主体意识强,导致种种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逆反心理,竞相追逐各自利益而置集体观念于不顾。
(三)缺少自我约束力,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大部分学生过早离开父母的监护,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不会合理安排生活,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控制力差,我行我素,与大学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公平竞争、团结进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四)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高职学生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理解。但是,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不深,对社会接触不多,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误入歧途。
(五)高职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较普遍。高职学生是心理问题多发群体,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心理素质也较脆弱。面对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生活的压力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加上成长的困惑、恋爱的渴望,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焦虑和不安情绪,情感心理问题较普遍。
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的创新措施
鉴于上述情况,高职院校要从不同的层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空间,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高职院校在进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之中,应当坚持正确的、科学化的育人观念,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始终坚持人性化的思想观念,全面尊重广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心。
(二)健全工作体系,强化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把该项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完善学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制度,成立校风建设督导组,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落实、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督导检查。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行“辅导员+班主任”制,以及学生辅导员助理制。构建由党政干部、学工干部、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做到“全员、全程、全面”辅导。形成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全员共同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坚持文化育人,创造优良环境。校区建设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格调典雅、宁静宜人,为学生创造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要以“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为宗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各系有亮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要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报纸、广播、文艺晚会等形式,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思想教育平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建立起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面设置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科教天地、论坛热议等众多学生感兴趣的栏目,使校园网站变得文明向上、绿色健康。学生在这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下会受到正能量的思想熏陶,从而降低学生不健康心理走向的可能性。
(四)细化工作目标,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必须落实管理责任,各司其职,保证管理环节层次清晰、环环相扣,上传下达、及时有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变化,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把握高职学生个性特点,适时做好心理疏导。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做到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切合实际地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针对高职学生类型多元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分门别类、有的放矢。要针对性施教,注意学生的自尊心、独立性和承受能力的差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龙头工作,掌握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有效地发挥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工作理念、方法,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合在高职院校各项工作中,融合在每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真正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时尚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