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六朵金花”中的四家企业已进入资本运作、整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之川发展这样的隐形巨人,川酒板块的这种集体行为,难道仅仅是种巧合,还是其背后另有推手?
近日,四川省文君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股权变更,酩悦轩尼诗集团正式退出,而此前持有45%股权的剑南春则实现了对文君酒厂的全资控股。这一事件的市场影响究竟如何,或许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却再次释放出川酒大变局的明确讯号。
川酒整合进入空前活跃期
随着去年白酒市场形势的整体复苏,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等相继提价,为新一轮市场竞争蓄势待发,而记者注意到,川酒在资本布局方面同样进入了空前活跃期,这种情况明显有别于上一轮行业周期,整合扩张或将成为川酒接下来发展的另一条主线。
就剑南春全资控股文君酒一事来看,川酒企业对整合发展的决心很大。开启整合发展模式的川酒企业并非剑南春一家。早些时候有媒体曝出五粮液与山东酒企古贝春的收购事宜已基本敲定,五粮液将收购古贝春酒业51%股份,相关资产清理与核算工作已经完成,后期五粮液还将在古贝春所在地建设物流中心,作为其中低档产品的物流和电商平台。如果这一收购实现,古贝春将与五粮液之前在河北收购的永不分梨酒业、在河南收购的五谷春酒业形成连片布局,大大增强五粮液在华东、华北、华中市场的掌控力。
泸州老窖方面,其集团公司与川发展共同收购重庆诗仙太白一事已进入收官阶段,双方共同成立了重庆诗仙太白泸渝酒类销售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则与泸州酒业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引人关注的还有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四川发展酒业投资有限公司,背靠四川省国有金融控股投资平台,川发展酒业的整合野心很大,先后与剑南春、河套酒业、花冠酒业、仙潭酒业等传出“绯闻”,其未来酒业版图令人充满遐想。
郎酒在整合发展方面虽然尚未露出实质性动作,但近期同样表示,郎酒集团公司层面将“寻求更大的资本运作”。
除去刚刚完成企业改制的沱牌舍得和市场规模相对有限的水井坊,川酒“六朵金花”中的四家企业已进入资本运作、整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之川发展这样的隐形巨人,川酒板块的这种集体行为,难道仅仅是种巧合,还是其背后另有推手?
为川酒整合“定调”
四川省政府对川酒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导向态度,这或许正是川酒集体行动的一个关键原因。
在去年3月的2016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提出,希望广大酒企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动向,着力推进区域产业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巩固提升川酒市场占有率,不断发展壮大四川白酒特色优势产业,“我们将加强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支持,进一步简政放权,做好协调服务,强化酒业行业引导。”
而在去年9月的四川白酒产业调研座谈会上,尹力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兼并重组,搞资本运作。”
事实上,在四川省经信委于2015年发布的《关于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其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就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该意见具体要求,推动白酒产业向“金三角”核心区集中,资源向名优白酒企业集中,名优白酒企业的扩张以对现有普通白酒企业兼并重组为主,生产工艺以固态酿造的推广应用为主。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川酒整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确立,这也符合各大川酒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因此,无论剑南春收回文君酒这类以优化合力为目标的做法,还是像五粮液、泸州老窖这类扩大市场势力版图的做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可能继续上演。
川酒整合将带来怎样的变局
整合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借助于整合途径,强化企业竞争优势,赢取市场主动,这才是川酒所期望的变局。
从强化竞争优势的角度看,川酒企业可能更看重产业链的补强。在产品、品牌方面,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企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实力基础,这可能不会成为其选择整合目标的首要依据,而在区域市场的渠道、物流、仓储等资源情况,对川酒企业更具实际价值。按照这个思路,川酒整合发展所衍生的市场变局,可能是逐渐形成以区域生产基地为核心,向一定范围辐射的网状结构,进一步推动酒企的营销下沉和服务前移。
从赢取市场主动的角度来看,川酒整合可以采取更加多样的结构形式。白酒市场已进入挤压式竞争阶段,在一店一户、寸土必争的形势下,川酒企业远程作战的劣势可能被不断放大,特别是在厂商关系创新、利益捆绑方面,当地企业往往更加灵活主动。而通过整合工程,川酒有机会把经销商纳入区域生产基地的大盘,从而实现双方的深度融合,这比企业主体层面的股份改造更具可操作性,又比联合成立商贸型公司更具稳定性。这种整合方式所带来的市场变局,或将是川酒企业大规模的“抢人圈地”,从而把市场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去年,洋河、古井贡揭开了白酒整合的新一季剧情,而随着川酒企业的集体加入,这部大戏的后续发展将更加精彩而充满悬念。
(云酒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