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简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16年

  四川第三产业GDP占比

  首次超第二产业 高出2.8%

  

  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介绍,四川省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在2016年度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表明这一西部经济大省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

  熊建中在当天举行的四川省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上述新变化。他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数据,四川省2016年经济运行呈现总体稳定、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共实现GDP32680.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12%、42.6%、45.4%,第三产业占比较第二产业高出2.8个百分点。

  “四川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已由过去的工业主导,进入了工业、服务业‘双主导’的新阶段,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重大变化。”熊建中表示,服务业加快发展、要素向服务业集聚,符合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4831.7亿元,增长9.1%,较同期GDP增速高1.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13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餐饮收入2214亿元,增长13.2%。(杨迪)

  

  四川组建商贸流通领域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四川省政府日前正式宣布,将物资集团、外贸集团、长江集团、物流股份等4家省属国有企业整体并入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组建全省唯一的省属商贸流通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且下一步还计划将四川省粮油批发中心并入。

  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四川拥有川酒、川药、川茶、川菜为代表的诸多特色产品,同时每年需要输入1500万吨粮食等物资保障民生,但省属企业在商贸流通领域资源分散,缺乏综合性龙头企业,国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此次并入涉及的物资集团等企业,分别处于商贸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而且单体规模小、经营模式单一、内部市场化程度不高、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综合影响力弱,难以承受现代市场竞争的风险与压力。

  四川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整合重组后,川商投资集团资产规模将达70亿元左右,四川在国资布局上将首次拥有比较完整的大体系、多层次、全链条的商贸流通大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四川省属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不贯通、行业带动力弱的局面。

  据悉,四川商业投资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总资产达到3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800亿元。同时,四川商投还计划以IPO或重组方式,用3-5年时间力争实现1-2家企业上市。 (胡旭)

  

  四川2016年外贸逐季回暖

  实现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2.8%

  

  成都海关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四川省2016年外贸进出口呈现出前低后高、逐季回暖态势;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3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其中进口1415.5亿元,增长25.9%。

  记者从成都海关了解到,2016年4个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614.6亿元、704.7亿元、880.2亿元和106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5%、0.2%、14.7%和45%。无论是外贸规模还是增速,均在第四季度达到年内最高。其中,2016年12月单月外贸进出口369.4亿元,增长50.6%,是全年进出口增速最快的月份。

  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分析,部分龙头企业新增和扩建的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如去年英特尔“骏马”项目正式投产,富士康引进新的笔记本生产线,带动了加工贸易快速增长。2016年,四川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807.4亿元,增长24.7%,成为四川外贸回暖的主要因素。(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