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正视“大京九”20年的深远意义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路路 国企职工

  

  “京九铁路开通那天真的是人山人海”,扎根京九铁路20年的南昌铁路局赣州车务段副段长刘小平,向记者回忆起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通车的场景时颇为激动。(8月31日中国青年网)

  大京九,从首都北京到香港九龙,1996年建成开通。人们曾经把它形象地比喻为又一条贯通大江南北的大干线,似一条钢铁巨龙在神州腾起。站在中国的版图前,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沿海宛如一张弓,长江似箭,京九铁路又像一根遒劲的弦,正蓄势待发。这张弓上镶嵌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果实——一座座迅速崛起的沿海大中等城市。而在这根弦上,除了北端的京津和南端的深港外,几乎全是内陆欠发达甚至贫困的革命老区。其中南昌铁路局所管辖的江西段占了全线近三分之一。

  2016年9月1日,京九铁路迎来了第20个生日。翻开历史、回眸过去,便不难发现这短短20年的变化绝不仅仅是一两本书、一两部电视剧就能说得清、讲得透的。兴许对于其他地区的老百姓来说,的确没什么变化可言,可沿线的受益者则有着充分的理由和亲身感悟来为它的辉煌点赞,到底为什么?这是浓缩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之路、全国路网规划的骨架、以及沿线人民文明和富裕的和谐之路。

  建设京九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贯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方针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1996年京九线投入使用以来,南昌铁路局对京九线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京九线的现代化水平,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数据显示,京九线1996年至2006年更改投资共约325742万元。项目包括京九线向塘西至定南自闭改造,提速小半径曲线改造;提速区段封闭栅栏;道口平改立;曲线改造;购置大养相关设备;四显示自动闭塞改造等。投入也收到了奇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流、旅游客流的增加,加上南昌局进行有效的客运组织,适当增开临客,使得南昌局管内京九线旅客发送量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京九线建成以前,从北京到广东南部2400公里的距离中,东西方向的铁路有10条,其中双线铁路有6条。而南北方向上只有京广、京沪两条。京九线建成后,形成了三线(京广、京九、京沪)呼应穿南北的态势。它北端通过北京、天津枢纽,与京山、京原、京秦、京包等主要干线相连,通往华北、东北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区融为一体,与东北亚市场直接沟通;中间与石德、新荷、陇海、阜淮、浙赣、赣龙等线交会,可与我国东西部地区沟通;南接广梅汕、广深等铁路干线,连通广东、广西,并通过津霸、麻武、武九、合九等联络线分别与京广、京沪铁路相通,使铁路干线纵横交错,十字口一个接一个,从而形成贯通南北,四通八达、缩短相关城市运距的鱼骨形交通网络,使我国铁路网的布局更加完善合理,铁路运输的机动性大为增强。

  最后,京九铁路的开通,给江西境内沿线的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机遇,对带动城市化进程和企业快速成长作用显著。尤其在近几年,江西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发展战略引导下,围绕京九铁路展开全省性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强了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工业开发区建设,丰城电厂、九江机场、赣州机场、南昌机场、九江化肥厂等重点项目都摆在京九沿线,沿线26个市县已初步形成若干个特色创汇农业。

  回望千里大京九,豪迈抒写名五洲。20年的巨变已经记录在册,然而由此所催生的社会、经济、民生效应却是无法估量的,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京九高铁的加快推进,江西无论是在“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上,还是在“泛珠三角”的战略上,都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