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沙洲 通讯员 魏生芳 邓春发 潘六辉
八月是甘南大草原最美的季节,在这里你不仅会看到圣地、雪山、湖泊、草原、湿地、森林、油菜花海……还会看到在安多牧场花海中撒欢的牦牛和甘加藏羊。甘肃安多集团在阳光灿烂的8月19日举办了建厂45周年暨“清真·绿色·健康”——全媒体走进安多牧场的活动,中央驻甘媒体及甘肃主流报媒、电视台共22家媒体记者,应邀走进了甘肃安多投资集团在临夏州、甘南州夏河县的安多牦牛、藏羊生态有机清真肉品加工生产基地,现场观摩绿色食品生产线,体验安多牧场牦牛、藏羊产品,并与甘南州政府、安多集团、经销商代表在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基地会聚一堂,把脉牦牛产业发展,探讨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好安多牦牛资源,让安多牧场牦牛驮起健康大产业,促进甘南经济发展。
●打造国家级的绿色畜牧产品加工基地
在临合高速路王格尔塘收费站河对面,4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大夏河滩上,已累计完成总投资2.98亿元的安多夏河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团走进产业园,现场感受了安多集团45年来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跨越。
安多集团始建于1972年,前身是夏河县水泥厂。由该集团投资建设的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甘肃全省72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之一,构建以新型建材产业园、畜产品加工园、清洁能源产业带为主业,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的“两园、一带、一心”产业布局。2012年以来,安多集团把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立足于安多牧场原生态草原牦牛、藏羊资源,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规划建设的产业园,打造以安多原生态牦牛、藏羊的养殖、交易、屠宰以及肉、毛、皮、奶、血液、生物科技制品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培育国家级生态畜牧资源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中国青藏高原生态有机清真肉品加工供应基地。
2013年7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到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调研时,视察了建设中的安多夏河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他认真了解产品销售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对安多集团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开展牦牛、藏羊深加工,推动藏区农牧民增收表示了充分肯定,赞扬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事。
“我们企业原来是‘山上’的石头搬下来做成水泥,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现在是把‘牧区’的牦牛、藏羊搬过来做成清真、绿色、健康的安全食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兼任着夏河县政协副主席、工商业联合会会长的安多集团董事长王志荣告诉记者,将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结合,才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他说,俞主席的肯定让安多人深受鼓励,安多集团现在努力要做的就是将动力变为打造国家级的绿色畜牧产品加工基地的驱动力,坚持“诚实守信,健康到永远”的企业价值观,将安多牦牛、藏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利益发挥到最大化,做强做大安多牧场健康大产业,努力构建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做大做强牦牛产业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好资源
安多藏区的甘南大草原是纯净美丽的天然草原牧场,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有特别丰富的牦牛、藏羊资源,在高原独特的天然草原上自由放牧,食饮纯天然牧草及大量的野生药种,如虫草、贝母、藏红花等天然药材,以冰川雪水为饮,造就了原生态、无污染、无公害、其肉质自然天成、药食两用稀贵的品质。
“甘南有优质的牦牛,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开发建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赵四辈表示,甘南州有着亚洲最好的草原,有着高原畜产品的资源优势,甘南贫困农民的发展致富在于畜牧业,然而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好牦牛资源,是甘南牦牛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甘南州委副秘书长董永祥主持了当天进行的共话“安多牧场”健康产业媒体交流座谈会。甘南州政府副州长赵四辈、州经信委主任敏占彪、州工商联主席、州清真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敏文祥、州扶贫办主任杨学峰、夏河县政府副县长赵桐庆、甘南州产业投资商会会长马文玉及甘南州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对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赵四辈通过甘南州“有什么”、“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对甘南州做了精准定位,并对安多清真有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出许多设想。他说,甘南州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的水塔,主要的水源涵养地,与青海、四川接壤,有着亚洲最好的草原,有着得天独厚的高原畜产品资源优势,但安多牧场牦牛肉最缺的是高端消费者,缺乏藏区外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希望安多集团多挖掘自身文化基因,讲好安多牧场牦牛故事,加强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成为带动农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同时,赵四辈希望媒体多出谋划策宣传甘南,多了解甘南,熟悉甘南的产品,推介甘南大草原生态的牦牛、藏羊肉。
甘南州工商联主席、清真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敏文祥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安多集团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品定点生产企业”、“中国质量·服务·诚信AAA企业”等,其产品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 、“HACCP认证”、 “国际清真食品Halal认证”等。做为清真产业,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以自然绿色的安多牧场为根基,产品加工零人工添加,将清真食品的“生态、绿色、有机、安全、健康”的理念贯穿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
赵四辈肯定了安多集团立足于青藏高原安多牧场大草原畜牧特色资源优势,致力于生态旅游畜牧大健康事业的企业发展思路。他说,在发展过程中,安多集团在努力发展畜牧产业和旅游产品的对接,提高藏区经济地位,保护生态环境,培育藏区经济增长点,实现合作共赢、抱团发展,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一步政府、企业将通过多项措施把该特色食品作为甘南特色推向“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安多人“缺氧”不缺“精神”
赵桐庆向记者介绍:“基于夏河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人文优势,安多畜牧产业园区于2008年落户夏河,产业园区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经营指导,以‘健康一个民族’为社会责任,以‘给人类提供健康’为生产理念,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研制了‘生态型、营养型、健康型、功能型’ 安多牧场系列产品,目前已发展成为青藏高原上一个大型牦牛藏羊生产加工工业基地。”
安多集团旗下的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年屠宰加工牦牛、藏羊肉产能1万吨、冷链仓储能力1万吨,成为藏区最大的定点屠宰企业,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品定点生产企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取得了“HACCP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国际清真食品Halal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荣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食品、人民大会堂专供产品、2011年第十一届中国(北京)、2013年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肉类产品金奖等。2015年“甘加藏羊”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多红”商标获得了《消费者喜爱的甘肃100件商标品牌》荣誉称号;“安多牧场”商标获得了《中国十大牛肉品牌》荣誉奖状,有力扩大了产品的市场销售影响力。
“我们安多人,尽管生存在缺氧的高海拔雪域高原,但是我们不缺健康精神。”王志荣告诉记者,公司坚持“做真牦牛、真做牦牛”的经营理念,发挥牦牛、藏羊肉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深挖牦牛、藏羊高营养、高品质、独特性、稀有性的特点,向顾客提供优质的、具有竞争性的产品与服务,目的就是要让安多牧场真正的天赐美食“为国民的健康幸福给力”, 更好地向全国以及世界,推广绿色、健康的“安多牧场”系列原生态肉食产品,传播“健康源于自然”的健康饮食理念。
现在,安多牧场的牦牛和甘加藏羊系列产品已进入了兰州、西安、西宁、银川、呼和浩特、北京、天津、南京、郑州、杭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安多集团正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线上销售、线下产品体验店建设工作。王志荣介绍:“2015年11月,甘南州电子商务孵化园在安多畜牧产业园挂牌成立,截至2016年4月公司已开通安多集团官方网站、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工商融e购安多牧场旗舰店、甘南藏宝网店、安多牧场微信公众平台、‘雪域藏味’淘宝店、中国农业银行四融安多牧场旗舰店、‘食行生鲜’网络平台、灵犀网‘安多牧场’旗舰店、‘任我在线’安多休闲食品等网络平台。同时公司建设的集团基地大厦企业形象展示厅、甘南土特产品展示厅、产品产销厅和科技研发中心等,全面宣传销售安多肉品,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销售模式。”
当然,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从来就离不开企业责任理念。王志荣援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的话说:“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实验室——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安多公司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甘南、临夏的发展中,认真履行好社会责任,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做强、做大“安多牧场”牦牛、藏羊品牌,促进社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就是安多人奋斗的目标。为此,安多集团全面加快对外合作步伐,目的是为了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加快安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携手志同道合者,共同整合安多牧场的畜牧业资源,共赢未来。
诚信才能赢天下,合作才能创未来。座谈会结束之前,“安多牧场”牦牛、藏羊肉系列产品销售经营负责人与百盛超市、一品涮、巴国口福火锅、华联超市等需求方代表签署了合作协议书。
安多集团副总经理、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雪莲在会上对安多牧场冷链肉品和休闲熟食新研发产品做了推介。马雪莲表示,只有使安多牦牛、藏羊肉品实现价值和超越价值,才能在将企业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企业的核心价值得以提升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