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如果散户们多能过上好日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邓海建 媒体人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A股的回望与反思,成为热点议题。最近的人民日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文章称,“有人把高换手率看成A股市场转型升级的包袱,甚至将市场弊端归咎于散户过多,这是一个认知误区。事实上,广大散户为证券市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该文迅疾成为舆情热点,甚至被不少人解读为替散户“正名”的重要信号。

  中国股市红也好、绿也罢,报纸封面上放送的“表情包”主角,永远是带着老花镜的大爷大妈们。这起码说明一个道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的民生意味非常浓郁。在实体难做、地产低迷的时候,股市自然无须担心充足的流动性。

  人民日报对散户的肯定,离不开两个明显的重要背景:一则,这一年,A股云谲波诡,散户垂头丧气。从2014年的2000点到2015年6月12日的5178.19点,再到2016年6月8日的2927.16点,A股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先后经历了一场“疯牛”和“闪电熊”的牛熊轮回,在距离A股登顶整整一周年之后,高达28.28万亿元的纸上财富在一轮又一轮的下跌中蒸发,散户投资者人均损失更是达到了5万元。二则,很多人都在分析A股市场的劫难或气数,A股究竟有没有问题、又或者说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关于此的观点交锋可谓汗牛充栋,最新鲜、最震撼的,是归咎于散户的“不争气”。比如今年初,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曾表示,中国股市的收益率虽然很高,但中国股民仍然普遍亏钱,其主要原因在于换手率过高。

  散户的钱砸进A股,颗粒无收不说,连碗“鸡汤”也捞不着不谈,被割韭菜后又被原罪,还有比这更虐心的事情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末,持A股股票的自然人投资者总计达到5005.1万人,持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小股民”占比高达74.74%。最近一年,持股10万元市值以上股票的股民减少了276.6万人,而持股500万元至1000万元市值股票的股民一年里减少44%。这里固然有贬值缩水的客观原因,但,不得不说的是,“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制度”等缺失,也是放大股市高风险爆发的重要因素。

  从凯恩斯的《通论》,到邓小平的“金融核心论”,再到顶层设计对现代金融的理性认知……资本市场越来越具有系统性、主导性及引导性。从这个意义上说,A股市场健康与有序,绝不只是裨益大爷大妈们的晚年心脏健康。对于转型升级中的市场主体来说,这里是融资的宝藏、是价值回归的终途、市场信心的窗口。客观地说,这些年自上而下的行动,无论是注册制、战新板的脚步放缓,还是监管重心转向去杠杆背景下市场稳定与修复,乱象与顽疾总在好转,秩序与理性总在构建。在这一进程中,“爱护散户、保护散户、捍卫散户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等言论虽有偏激,但客观评价散户对A股历史的价值与意义,恐怕也是整肃市场、厘清是非的前提。

  牛也好,熊也罢,股市本来就是高风险的。但是请注意,这里的“风险”,是白莲花般的市场风险,不掺杂人为的拖沓与利益的掣肘;而公众判断股市健康与否的风向标,在于特定市场环境下,类似“救市”“熔断”等监管者的“专业作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是向好的,中国的市场政策是向好的,中国的持币散户也是纯良的,那么,我们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让散户们多能过上好日子。这种好日子,不是没有大涨大跌、不是没有悲欣交集,而是少一些知漏不补的愤懑、少一些入市如入局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