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医药黑天鹅频现 上市公司化解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龙大香

  

  从2015年年底至今短短半年多,医药行业各种黑天鹅事件不断涌现。

  从去年底临床数据核查风暴来袭,CRO众多企业被曝光不规范操作,到今年年初更是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国家食药监总局一则“消费提示”诱发虫草界“巨震”,青海春天的极草被叫停;非法疫苗案涉案企业被通报高达29家,沃森生物深陷其中;“魏则西事件”使免疫细胞治疗被叫停。

  

  临床数据核查风暴

  CRO企业中枪

  

  2015年11月11日、12月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连续公布药品注册核查第一轮和第二轮审查结果,对于多家企业所涉及的多个药品不予注册批准,其中包括8家CRO机构被点名。

  CRO指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承担新药研究开发某一部分工作的专门研究机构或公司。此后,2015年临床数据自查风暴迅猛铺开,媒体对CRO企业进行了各种曝光,揭露了国内的CRO企业存在的不规范操作等问题。

  临床试验自查、核查工作在产业界质疑和不安中大力推进,并迎来药品注册撤回高潮,截至2016年3月1日,1622个文号中的1171个药品注册申请已经注册撤回申请,占自查总数的72.2%,另外24个药品注册申请CFDA不予批准,占自查总数的1.5%。

  2016年3月28日,CFDA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程序(暂行)》,临床试验自查进入了常态化。2016年4月29日,CFDA发布第三轮审查结果,有7家企业6个药品注册申请不予批准,此次没有CRO企业进入名单。

  

  冬虫夏草被整顿

  青海春天借重组救危局

  

  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指出冬虫夏草及纯粉片砷含量为4.4~9.9mg/kg,存在健康风险,意味着冬虫夏草保健食品市场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清理整顿。青海春天遭受监管政策当头一棒,控股子公司春天药用被要求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试点以及相关产品经营,而青海春天的主营业务收入和销售利润主要来源于春天药用,极草的“保健食品”身份被剥夺,对于青海春天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在这一场危机中,媒体对于公司进行了各种负面曝光,对于企业经营也是很大的困扰。目前,由于主营产品遭遇政策被叫停,青海春天欲借重组挽救危局,从2月1日停牌至今。

  

  沃森生物深陷

  非法疫苗案停牌至今

  

  3月22日,沃森生物被曝出和疫苗事件相关,随后各种报道铺天盖地。3月24日下午,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三部委联合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调查处置进展情况。此次涉案企业为29家,其中3家为上市公司沃森生物、鹭燕医药和新三板公司实杰生物。

  4月2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相关政策,疫苗的采购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再允许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疫苗。沃森生物的控股子公司实杰生物被撤销GSP证书,山东实杰的下属子公司圣泰莆田也被福建药监部门撤销GSP证书,并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鹭燕医药的两个控股子公司成都市仁邦医药和成都鹭燕广福药业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经历此次风波,沃森生物将抛售山东实杰和圣泰莆田的控股权,从控股股东变为参股股东。

  

  卷入莆田系

  中源协和并购受阻

  

  魏则西事件曝光后,百度、莆田系、武警二院受到了舆论拷问,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细胞治疗技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中源协和因计划收购的“莆田系”公司柯莱逊被卷入魏则西事件,两度遭上交所问询,并停牌,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市场猜测纷纷,目前市场很不看好公司的此次并购。

  除了中源协和,新开源、安科生物、香雪制药、北陆药业等上市公司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个股调整幅度很大,其中新开源跌停板,安科生物急挫7.78%。同时,福瑞股份、朗玛信息、迪安诊断、太安堂、申科股份等十多家医药类公司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回应了是否涉及“莆田系”传闻。

  针对细胞治疗的乱象,5月4日,国家卫计委召开了关于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免疫细胞治疗被叫停,免疫细胞仅限于临床研究,不得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