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蒋达强:旭辉跑得快 但不会脱节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贝贝

  

  履新上海事业部总经理仅仅一个月余,旭辉集团副总裁兼旭辉商业CEO蒋达强便为上海旭辉提出了更为高远的要求。在120亿元的全年目标之外,蒋达强希望,旭辉上海事业部可以成为上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主流企业。

  业绩目标120亿“不是问题”

  已经进入到除崇明岛以外所有上海区县的旭辉,今年的业绩目标是120亿元左右。底气十足的蒋达强称,若顺利完成,上海旭辉在上海房企中的排名将升至第六到第八位左右。而颇具前瞻性目光的上海旭辉早在去年底即正确预判了今年的市场形势,因此保证了充足的货源,一季度即完成45.08亿元销售额,签约金额、签约面积均位居市场前列。

  另一方面,上海旭辉的产品线相当完备,从刚需产品到高端铂悦系、商办项目,各类产品一应俱全。因此,即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沪九条”的影响,但蒋达强认为,“从完成的比例跟对应全年的任务量来讲,我觉得上海市今年完成这个业绩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定位上海最具影响力多元企业   事实上,蒋达强对上海旭辉的希望不止120亿元,他希望这家已经深耕上海市场16年的企业能够有些新的突破:“如果给上海公司一个定位,我希望它是上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主流企业。”

  蒋达强透露,目前旭辉上海事业部已经成立了一个资产管理部,自己到了上海之后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从架构上就整个上百亿元的资产(销售+持有)成立了一个资产管理部,“把所有持有的物业、售后返租的物业,需要我们经营的物业全部把它放到资产管理部上去”。同时,通过资产管理部去对接包括商业、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等经营平台。

  “这样我们的整个上海定位发生了一个转变。”蒋达强解释说,其判断上海公司今后会在旭辉集团内部率先成为一个综合性开发的地产公司,“变成一个开发跟资产管理并重的这么一个综合性的地产企业,这也是在旭辉集团内部上海公司作为大本营一个有很大差异的地方,或者说它率先要突破的地方在这方面”。

  因为这样的定位,上海旭辉将其所有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而商办项目的比重也将得以提升。蒋达强透露,今年上海市场后期销售产品中约有30%的商办项目,销售额将占到全年业绩的30%左右。“上海公司是在集团商业的这三条产品线里面今年和明年全部都开业,把旭辉在上海的商业整个品牌体系全部给它做全”。

  据悉,目前旭辉商业麾下拥有三大类项目——8-10万平方米区域商业中心旭辉广场、5万-8万平方米的社区商业中心旭辉MALL以及3万平方米的街区邻里中心旭辉U天地,而“精而美”的商业是旭辉未来的发展重点。旭辉商业当前有将近10个项目,总面积超70万平方米,总资产达上百亿元。“旭辉商业成为中国最好的不动产经营企业,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蒋达强觉得,实现这个愿景可能需要不少于5年的时间,“但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蒋达强强调,对于上海旭辉商业项目及资产运营管理的倾斜,并非旭辉的转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除了出让地块多带有商办性质的原因,也是因为旭辉上海公司发展至今,累积的资产规模和持有销售资产评估的价值已逾百亿元,“我们不得不对这部分资产进行盘活和对资产进行升值和管理”。

  要把经营跟管理的本质做好

  根据蒋达强的说法,目前旭辉的几条产品线在全国各地都会有,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把现有项目做好,做出样板,让消费者、商户看到旭辉的经营能力。同时,“创新一定是这个时代要往前走的东西,我们对这个事情特别重视”。目前上海旭辉正在全力以赴地推进创新事宜,而集团也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加速全产业链的创新。

  以上海旭辉为例,公司将会把整个全品类、全生命周期这样的产品体系去做梳理。“希望上海公司今后给大家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品牌跟品质都还不错的公司……我们也希望以品牌和品质作为一个聚焦,然后能够倒逼到内部各个部门的提升。”

  在旭辉兢兢业业了近5年的蒋达强,对旭辉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旭辉的文化是简单的,大家就是做事,讲求业绩导向,比较公平。”更重要的是,旭辉“善于总结反思”:“这个公司发展快,最怕的问题就是拔苗助长。旭辉在这一点上不停地去总结反思,只有总结反思你才知道吸取前面的经验教训,整个组织的智慧和智商才会起来,虽然跑得快,但是不会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