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人口角度看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易富贤

  

  (上接4月29日04版)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中心在2006年已经开始西移。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占全国比例都在2006年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这些地区经济占全国比例都在2006年达到低谷开始回升。为什么?因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发达国家经济在1960年到2004年一直占全球83%的水平,但是2005年为拐点,发达国家占全球比例不断下降,2015年只占全球67%。这就导致中国的广东和上海、江苏的发展机遇下降,东南沿海经济占全国比例从2006年达到顶峰开始下降。中西部一方面有后发优势,一方面生育率比较高,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内需市场比较旺盛。虽然年轻人去内地打工,但是小孩在内地,老人在内地,消费主体还在内地。我跟贵州和湖南一些官员说,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你们只看到他们负面因素,说年轻人打工去了,怎么不把老人和小孩接走呢?我说接走的话,对你当地经济更有打击,他没有接走,他的钱还要回来,所以对你们内需市场有很大拉动作用,如果把老人和小孩都接走,对你们经济打击更大。

  

  世界经济

  将继续驱动中国经济西移

  

  刚才说经济中心西移,实际上世界经济将继续驱动中国经济西移。东南沿海贸易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就是通过海运,海运比较便宜。但是发达国家人口已经老化了,日本中位年龄已经47岁,美国也38岁,欧洲是44岁,导致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经济下降,中国东南沿海机遇下降。我们的西部是印度,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是南亚地区国家,2015年17.9亿人口,中位年龄是26岁。东南亚有6.3亿人口,中位年龄29岁。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加起来人口也不到2亿,年龄已经40多岁。以后越往西,比如非洲,非洲的人口比较庞大,并且中位年龄只有18岁。目前印度经济保持8%的速度增长,非洲也不错,经济增长最近都是6%。2010年我在西南大学讲座,我说你们要发展向西部的铁路贸易,因为中国往西部的铁路贸易今后的势头有超过海运的势头。

  美国人口结构也发生很大改变,以前美国人口集中在纽约、芝加哥、费城,后来通过改变西部、南部交通,人口往西部和南部转移。以总抚养比来说,日本总抚养比已经回升,经济活力下降,发达国家也是回升,经济活力下降。但是东南亚和南亚总抚养比还是下降,所以经济还很有活力。以劳动力来看,日本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都已经减少,经济没有活力,但是东南亚和南亚劳动力还在增加,所以云南、贵州、广西、湘西有很大机遇。

  看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中国香港经济在1994年相当于中国大陆的24%,当时很牛。但是现在中国香港经济只占全国百分之二点几,中国台湾在1994年的时候也是很牛,1994年中国台湾经济占全国45%,不过2015年只占全国4%。从人口结构看,今后中国台湾、韩国经济活力仍然低于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占中国大陆经济份额越来越下降。中国香港很郁闷,说是不是因为香港回归导致大陆治理不好,继续留在英国是不是好一些?事实上他们是误解,因为中国香港经济衰退是人口结构导致的。中国香港生育率在1980年已经是2.0,1987年是1.3,1997年是1.1。这么低的生育率必然导致经济衰退,神仙治理中国香港也会导致经济衰退。经济大概有二三十年滞后期,中国1990年生育率下降导致现在的衰退,中国香港经济衰退核心是人口老化和超低生育率。2015年香港人口结构已经很老化,到2050年劳动力不足,中国香港经济前景非常暗淡。中国香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女人多,女人长寿,意味着老龄化雪上加霜。中国从唐朝以后,经济中心一直往东南方向转移,宋朝在新疆和西安之间有一个国家叫西夏国,西夏国阻拦了中国向西域贸易的渠道。唐朝的时候中国西边贸易很好,但是宋朝出现西夏国,阻断了和西域贸易,中国的贸易向东南转移。中国现在面临上千年未有之变局,经济中心向西南转移,因为中国西部人口多、又年轻,给中国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位年龄人均GDP与世界比例,1980年只相当于世界水平8%,但是2014年相当于世界71%。1980年中国只占全球贸易市场的1%,但是2014年已经占11.3%。虽然年轻劳动力到东南沿海打工,但是内需市场还是在中西部。并且西南地区生育率比较高,劳动力比较丰富,消费比较旺盛。所以经济中心即将转移到西南。

  

  从人口角度

  看中国城市规划和房价

  

  第四部分,从人口角度看中国城市规划和房价。日本在1992年出现经济危机,房价泡沫破裂,在19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也非常旺盛,跟前几年北京、上海、省会城市一样。日本购房年龄人口35—44岁,比中国晚10年,中国购房年龄是25岁到34岁之间,1992年一方面出现危机,一方面购房年龄下降,两个方面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中国很有可能爆发类似日本1992年的经济危机,中国购房年龄人口,25—34岁人口目前已经达到顶峰,还能维持几年,到2020年之后快速下降。房地产的动力是靠人,就像单车一样,单车本身没有动力,踩倒车是靠人力,房地产靠人口推动,如果人口出了问题,房价也会出现问题。日本经济危机之后,2000年出现购房年龄高峰,中国的房地产一旦泡沫破裂,房价前景比日本还惨,因为我们人口没有出现高峰。中国大城市房价在2000年之后快速提高,尤其是2004年之后,然后中国省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的一线城市,房价都不断飙升。但是2012中国出现经济危机之后,2015年很多省会城市房价下降。比较奇怪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房价反而提升,这是违背规律的,也有很大风险,因为大城市房价上涨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全国经济在1978—2011年以10%的速度增长,全国购买力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北京、上海、省会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地区差距很大,大量吸引外面人口。大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所以外来人口到北京、上海、广州和省会城市,会购房,直接对房地产市场有刺激作用,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刺激城市购买力,导致城市户籍人口购买力也提高。

  北京、上海的房价2004年开始提升,这和外来人口有很大关系,1995年之前,北京、上海严格控制外来人口,但是1995年之后外来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现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占总人口40%左右,接近一半人口是外来人口。但是2000年之后,北京、上海人口增加量放缓了,2015年是一个重大转折,比如上海2015年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这是一个大现象。为什么人口流向北京、上海,上海1980年人均GDP是全国6倍,北京是全国3.5倍,高收入水平,和外地与农村有很大差距,所以吸引大量外来人口。1995年以前,北京、上海控制很严,人口没有进入,北京、上海经济活力下降,1995年以后外来人口导致北京上海注入了活力。即便目前还有外来人口,但北京、上海人口结构比全国老,经济收入水平和全国差距不断缩小。2015年上海人均GDP只是全国1.9倍,北京是全国2倍,以前是五六倍的收入差距,现在只是1.9倍,就是上海吸引外来人口能力下降。日本东京人口不断增加,房价不断增加,但是1967年之后,东京人均收入只是相当于全国1.6倍,人口就外流。

  比如湘西很穷,如果到北京,收入是五六倍,我愿意到北京打工。如果北京收入水平只是2倍、1点几倍,我老家有老人和小孩,每年跑一趟要多少钱?所以没有必要来北京了。北京、上海目前严格户籍限制,控制外来人口,按照这个趋势,即便没有户籍限制,再过几年人口也会回流。再看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结构,伦敦1961年、2011年、2014年,人口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美国洛杉矶、芝加哥、凤凰城人口结构都比较稳定,人口有流动也有流出,是双向流动,不是中国单向流动,从西部流向东部,从农村流向城市只是一个方向。

  但是中国的人口结构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人口结构。里面是户籍人口,外面是外来人口。北京、上海如果没有外来劳动力,人口结构比东北还差。由于北京、上海吸引大量劳动力目前经济还有活力,所以目前北京、上海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西部地区贫困上的,导致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很凄惨的一个原因。深圳是一个小渔村,主要是外来人口,深圳目前年轻劳动力比例非常高,但是时间段往后推30年,深圳是什么结果?深圳是极端老化,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老龄化城市。深圳目前还能吸引劳动力,但是今后全国劳动力下降,深圳和全国收入水平差距下降,不可能一直吸引那么多劳动力,目前现有人口部分会回流,今后深圳将会毫无活力。

  如果没有移民,北京、上海经济比东北还差。数据比较多,有一个数据就是中位年龄,中位年龄越大,经济越没有活力。2010年全国中位年龄是36岁,东北是40岁,东北最没有活力。北京由于有移民,北京的中位年龄38岁。上海即便有移民,中位年龄也是38岁。广州是32岁,深圳只有29岁。如果没有外来移民,北京户籍人口的中位年龄是42岁,比全国老6岁,没有什么活力。上海已经47岁,也没有什么活力,如果没有移民,北京和上海的经济就一塌糊涂。即便有移民,北京、上海的人口结构也已经比全国差,吸引人口能力下降。上海的人口结构最差,如果爆发危机,上海率先爆发。

  发达国家也和北京一样,需要人口转移。以前美国纽约也是人口聚集,纽约和芝加哥人口不断提高,纽约人口在1930、1940年以后占全国比例不断下降,1940年6%,2015年只是4.6%。所以现在我们一些大城市还很牛,但是一旦人口外流,经济比例也会下降。当年伦敦、柏林、东京也人满为患,人口密度比目前北京还密,但是1910年之后人口不断往周边疏散,目前伦敦每平方公里只有五千人,内城一万人不到。北京、天津、河北一体化,就是走当年伦敦的老路。东京人口以前也是每平方公里两三万人,甚至三四万人,但是60年代之后人口不断往西部26个市疏散,目前东京整个城市人口每平方公里只有6000人,中心城区只有一万多人。

  中国的大城市怎么办?房价怎么办?一方面中国即将爆发日本1992年的危机,房价可能出现危机,购房年龄人口将下降,还有发达国家的经济减速,给中国东部沿海的机遇下降,大城市人均GDP优势丧失,人口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中国正在进行中西部城镇化、扶贫,中西部经济将会起来,人口将回流。中国城市人口高密度导致民不聊生,房价那么高,全面覆盖二胎之后,很多人符合,但是他不生,压力太大。所以必须像东京、伦敦一样,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不然生不了孩子。

  综合因素考虑,大城市人口密度必须下降,人口一旦下降,房价也会下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