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十三五”期间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陈欢欢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是指“有异于旧质”,“常态”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是指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的、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经济增长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国的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从7.7%降到2015年的6.9%,“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将增速下调到6.5%,似乎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时,我国就告别了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有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的同时,我国的制度环境、技术变革等也纷纷进入“新常态”,可以说,我国的全面发展已经进入到新阶段。这种“新常态”势必使商业银行也进入到“新常态”,金融改革将加速推进,加上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等都会给银行的盈利和发展带来影响。商业银行业在这个大的发展形势之下,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十三五”期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部优势逐渐消失,竞争力减弱。

  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支持商业银行发展的各项红利逐渐的消失,对银行各项生产要素的提升、降低成本、去产能、补短板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有利因素的消退。首先是制度红利的消减。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完成股权上市以后,基于银行制度创新所需求的主体能动性基本停滞,但是随着民营银行获得牌照的准入机制放松和速度加快,商业银行原有的牌照红利将不复存在。其次,经济红利的递减,银行传统业务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近年来,我国的整体经济金融环境低迷,实体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速放缓,多年来的“拉动需求”政策导致产能过剩,供给与需求之间结构错位,导致传统的信贷需求不足。第三是商业银行的成本优势锐减。资金成本上升,存贷利率上限的取消,固定资产、人力成本、系统开发等成本刚性的增加,导致商业银行的成本优势锐减,银行的微利时代已经来临。在原有需求侧经营模式下,出现的产能过剩、债务过剩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商业银行的低效资产过剩,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产能调整及时出清、降低经营成本、经营模式转变、经营效率提升,若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之上,商业银行将难以在新的金融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内部经营管理问题较多,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金融市场环境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外部辅助,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经营管理则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过去较好的经济金融环境养成了商业银行较为轻松的发展环境,当外部环境出现困境之时,对内部经营管理便提出了新的考验,在这轮考验中,商业银行的一些经营管理问题便日益突出了。首先是战略和管理滞后,有限的经营范围导致各家商业银行的战略制定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导致各商业银行对战略的管理较为粗放,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实施的效率也不高。其次是文化和理念较为落后。与发展在前沿的商业银行相比,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对服务、人力的重视不够,对社会技术发展引发的科技革新缺乏清醒的判断和认识,对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平等、开放、协作精神并没有很好的贯彻。第三是服务和产品的发展相对滞后。供需结构的错位导致产品和服务严重滞后与市场的需求,缺乏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特点、行业的特征设计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理念和能力。第四是创新意识不足,以往相对保守的银行发展文化,对银行创新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同时对创新失败的承受能力也较弱。

  客户需求日益复杂,难以满足客户需要。

  日前主要从投资、消费、出口三方面从需求侧拉动经济的增长,但客户需求日益复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错位,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金融问题。一是产业经济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模式、业务导向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产业链分工面临调整,以资源、全球分工支、扩张产能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渐被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要素效率为主的新的消费拉动型经济模式所取代。二是金融环境的变化,导致银行的竞争合作关系的调整。互联网金融、产业资本和民间金融新业态正在加速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多领域的金融市场格局,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合作关系、金融和非金融的服务模式有新的发展要求。三是技术革新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商业模式发展的影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工具和渠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客户发展模式、商业模式等的发展推动下,客户的金融需求也会发生更加复杂的转变。

  面对“十三五”期间的挑战,商业银行只有革新观念,锐意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是以主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为导向,放下身段进行业务转型;二是以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为目标,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三是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开展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应对挑战,化危为机,为“十三五”增添辉煌的一笔。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