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焜学
1945年生,江西宜春人,大学本科学历,毕业后分别在江西分宜发电厂、国家电网赣西供电分公司工作,自1983以来长期在企业领导岗位任职。退休后,回家乡支援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2007年受聘于江西长江理工专修学院、北京师大基础教育宜春南苑实验学校工作至今。
解放初期我刚入小学时,当时书写工具普遍是使用毛笔,在家劳动之余,父亲也常用树枝条手把手教我在地面划字;用小刀在石板上刻字;用木炭条在墙上写字,因而对书写汉字产生了浓厚兴趣。自幼受到书法艺术的滋养、熏陶。
高中、大学阶段,常为学校出墙报、宣传栏,并帮老师刻写钢板,练就了写字的基本功。参加工作后,较长时间担任企业领导,公务繁忙,偶尔忙里偷闲练练毛笔字,放松一下自己。特别是有幸在工会工作数年,得以学习书法知识,结识了几位书法朋友,更激发了对中华书艺的热爱,更加深了对书法艺术的探究,从中吸收到蕴含在书法艺术中的深层哲理、文化历史、审美情趣。
退休后,常到老年大学书法班听课,有时到农村帮助新农村建设、传播农村新文化,结识了一些专业书法老师和乡土书法家,从他们身上受到许多启示、学到了许多东西,同时经常向当地名师请教,对书法理论和创作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加之自己经常对外投稿参展,受益良多,书艺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市书法展,参加中国书法学报、书法导报和省文化厅组织的书法征稿活动,都获得了名次和奖牌。2015年中国国际集邮网征集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画作品被采用,特别是最近得到了享誉全国的书法泰斗欧阳中石、沈鹏两位德高望重的名家的关爱并邀我合作出版书法专集,我感到万分荣幸。在此特对欧阳中石、沈鹏老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从而更加激励了自己探求书法艺术的坚定信心,为自己不断步入书法艺术殿堂增添了勇气和力量。自己也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为祖国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退休不退岗 余热献家乡——记赣西供电公司退休干部晏焜学
投身民办教育的支部书记
“教育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改变国运。”晏焜学说,“在家乡办教育,培养人才,让乡亲们学到一技之长,是件功德无量的大事。”2007年10月,晏焜学受邀加盟江西长江理工专修学院,担任起了该校党支部书记。
学校教学经费紧张,晏焜学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为学校筹集资金,甚至把学校发给自己的工资借给学校发老师工资,并主动申请将每月2000元工资减为1000元。学校实训基地设备陈旧、品种单一,晏焜学利用自己的良好人脉关系,先后两次到北京有关部委和多次到省教育厅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争取到了国家200万元资金支持,购买了一套全新的数控机床设备。
在晏焜学的倡导下,学院率先在民办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将学生品德教育引入日常教学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常抓常新、年年都有新起色、新亮点,先后荣获“江西省下岗青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农民工培训基地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点”、“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院校”、“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等称号。
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
晏焜学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其书法作品颇有造诣。2015年9月,他参加了江西省文联和人文书画院举办的第八届书画展,其作品获得老年组一等奖,被媒体誉为“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
晏焜学十分重视家乡文化建设工作,回乡后,他捐资和组织筹集资金修建了东升村文化中心、农村书屋、篮球场,添置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文体用品,建立健全了文化新风创评公约、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制度、红白喜事理事会公约、图书管理借阅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他还自掏腰包购买腰鼓、军鼓等乐器,组织成立了辽市村腰鼓队、军鼓队、龙灯队、广场健身操队,在村里培养了一大批业余文体活动骨干,常年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现在,村民参加集体活动的人多了、打扑克、搓麻将的人少了;关心集体、参加公益事业的人多了,搬弄是非、无事生非的人少了,村风文明,民风和谐,晏书记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文化传播者。”说到东升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东升村村委会主任晏炳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