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闻
3月11日下午,傅成玉、孙荫环、卢志强、王文彪、徐冠巨等五位企业界委员一起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四场记者会,就“提振经济发展信心”接受众多媒体采访。一个小时的记者会,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委员两次被媒体提问,精彩回答间“金句”不断,充满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更流露出对党、对国家、对沙区人民的炙热深情。
●五个“最”
在回答南方日报记者关于“新常态下非公经济发展的机遇与空间”的提问时,王文彪首先动情地回忆起了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公经济发表的重要讲话,并用五个“最”给出评价:“连日来,大家奔走相告,在热议和传诵着总书记的讲话。我认为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是新中国以来对非公有经济的最全面、最清晰、最根本、最透彻、最系统的重大论述。他给我们中国的民营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光明前景,也给我们非公有经济带来了更加灿烂和明媚的春天,而且这个春天来得早、来得好、来得及时、来得温暖。”
●三个“春”
今天的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企业家作为挺立在经济发展第一线的亲历者,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感受至深。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勉励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企业家们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解除了我们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的所困、所惑,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王文彪委员接连用“春风化雨、春暖花开、春色满园”三个“春”字来形容聆听总书记讲话后的振奋与温暖。他认为,新常态下的新经济虽然面临挑战,却更有很好的新机遇,而且,“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大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对我们非常利好;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的转方式、调结构给非公经济提供了无限广阔、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三大机遇
信心来自何方?来自无所不在的新机遇。王文彪委员认为,机遇主要来自三大方面:
首先是区域发展的机遇。
其次是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最后,是绿色发展的机遇。
●三个“母亲”,一种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民营企业家的精神与情怀做了高度评价,要求企业家们肩负起社会责任。这也成为记者会一大热点。
当被记者问到“民营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这一话题时,王文彪委员给出了精妙而深情的比喻,引发全场共鸣:“我们人生应该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是亲生母亲,要孝顺。第二个母亲是祖国母亲,要报效。第三个母亲是大地母亲,要保护。这是我们所有公民的应尽责任。”
他进一步抒发心志:“企业的经营是没有国界的,可以是世界的;但中国的企业家是有情怀的,是有祖国的,是不会忘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