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斗
从标准化生产到个性化组装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实现标准化的生产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满足于标准化的产品,而是希望有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时代正在逐渐取代标准化生产的时代。
正是由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催生了“DIY”这一产品生产方式。DIY是“DO IT YOURSELF”的简写,译为自己动手做。不过最近两年又增加了一种新的解释,译为自己设计,“DESIGN IT YOURSELF”,通常是购买配件进行组装。“DIY”体现最多的地方就是在购买电脑时对电脑的配置进行个性化设计,有很多的游戏发烧友不满足于标配电脑的性能,他们有着自己不一样的需求,因此常常根据自己的需求选用配件组装成一台属于自己的专用电脑。
个性化生产成本高昂
多年来,个性化生产始终没有取代标准化生产,究其原因就是个性化生产的成本非常高昂。标准化生产通常采用流水线的作业方式,生产效率非常高;而个性化的产品却很难通过流水线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因为流水线想要生产出个性化产品,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无疑是增加了生产的工艺与时间成本,导致效率低下。
个性化生产成本高昂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消费者群体小。每一款产品的受众面都非常小,因为很少有人具有完全相同的需求:即使是相同颜色,相同款式,也会有大小不同的区别。所以每件产品都需要专门制作完成,直接导致人力成本高昂。这就是为什么个性化生产难以扩大规模的原因。
定制化模块组装生产
一方面是个性化生产难以扩大规模,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个性化和成本之间妥协的模块化定制就应运而生了。将一个完成的产品分解成为几个不同的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商家提供的解决方案将不同的模块进行组装,从而达到实现个性化需求的目的。
尚品宅配的定制化其实就是一种模块的组装生产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房屋户型,尚品宅配设计师提供的不同设计方案供消费者选择和修改,以达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将用户选定的家具分成不同的模块和大量的零件与其他用户的订单一起进行批量生产,最后再进行组装成型。尽管已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最终的售价仍然不是特别亲民。
3D打印将普及个性化消费
3D打印起源于美国的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将物体的制造过程从复杂变得简单化,就像打印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将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构建出一般的物体,甚至连人体脊柱都可以制造出来。2014年8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就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柱。
有了3D打印,消费者便可以将自己所设计的物体完全变为现实,只要将物体的3D模型在电脑里构建出来,剩下的生产制造部分就可以完全交给3D打印机完成,并且最终打印出来的产品比人工制作的产品更为精细。
在小批量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生产中,3D打印的价格相对来说更加便宜也更加快捷。传统的个性化生产需要将物体的模块进行拆分、制造各种零件,然后进行组装,完成生产。而3D打印机只要有图纸,就可以直接生产。同时在生产不同产品的时,传统个性化定制需要再次改变生产过程,而3D打印只需要改变生产图纸就可以了。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标准化的产品,而是希望得到为自己量身设计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定制化成本高昂,再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相对便宜且不断发展的3D打印技术势必将引领新一轮的个性化消费浪潮。